第五章 赤子(37)(第3/3页)

“掷弹筒,小心掷弹筒!”其他几名正在疯狂扫射的鬼子轻机枪手,赶紧拖着机枪转移阵地。趁着这个难得的间隙,张松龄大声命令,“手榴弹,第二姿势,投!”

“手榴弹,胖队命令,以第二姿势,投手榴弹!”游击队员们又惊又喜,重复着张松龄的命令,以俯卧的姿势甩动胳膊,将拉了弦的手榴弹投向越来越近的鬼子兵。这么低的姿势投掷,手榴弹的准头和距离都很难得到保证,但晋造手榴弹的先天不足,再一次被巧妙地化作了优势。“轰隆!”“轰隆!”“轰隆!”爆炸声在距离游击队员们不到二十米的位置,此起彼伏,接连成线。没伤到几名鬼子,腾空而起的滚滚浓烟,却将整个阵地吞没在一团迷雾中。

唯恐误伤了自己人,小鬼子的重机枪和轻机枪都主动停止了射击。游击战士们却迅速抬起头,用手中的三八大盖儿,瞄准烟雾里冲过来的魔鬼影子,“乒乒乓,乒乒乓,乒乒乓”,将距离自己只有十七八米的鬼子兵挨个放倒。

“乒乒乓,乒乒乓,乒乒乓”前冲过来的鬼子兵乱枪齐射,向游击队员们发出反击。这一轮子弹击发完毕之后,他们距离张松龄等人已经不足十米。谁也不继续拉动枪栓,而是不约而同地拔出刺刀,装在了枪管前方。

“退子弹!让土八路见识见识真正的白刃战!”在小队长三宅安直傲慢的叫嚷声中,儿玉中队第一小队剩下三十四名鬼子兵,干净利落地将子弹退出弹仓。白刃战,是儿玉中队的成名绝技。想当年,打光了子弹的儿玉中队,就是端着刺刀冲进了中国的旅顺港,将里边的沙俄士兵统统赶下了大海。

小鬼子已经近在咫尺,刚刚击发过的三八步枪来不及再拉动枪栓,游击队员们不甘心躺在地上做待宰羔羊,那不是他们的传统。渐渐飘散的硝烟当中,他们一个个接一个站了起来,紧握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儿,汇聚成一个小小的圆阵,彼此用身体,保护住袍泽的要害。年轻的面孔上,无惧,亦无悔!

注1:步枪刺刀安装时与枪管有部分长度重叠,所以不能只做简单的数字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