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横流(16)(第2/3页)

一个连级规模的游击队,与一个团的晋绥军发生了摩擦,被人强行给缴了械。双方高级指挥部门即便事后发现了,也不会因此而翻脸。毕竟眼下国共双方还要维护表面上的合作,不应该为了如此小的“误会”影响到大局。而一旦摩擦发生之前,当事双方都在各自的高级指挥部门里备了案,整个事件就不可能再以一句“误会”而轻轻揭过了。主动挑起冲突的一方无论如何都必须要给另外一方有所交代!

“嗯!”老郑最欣赏的就是张松龄领悟力强这一点,几乎是一点就透。不像入云龙,还在一旁满脸茫然地拿地面上的积雪出气。“在上次变故发生之前,军分区那边曾经联系过晋绥军,主动提出让黑石游击队配合他们的行动。但是没等晋绥军那边回应,小鬼子就打上门来了。咱们游击队在受了那么严重的损失之后,也没力气再去配合晋绥军的行动!”

“所以咱们就可以向军分区提议,将这次截杀儿玉中队的行动,算作上回答应给晋绥军配合的具体落实!走一整套相关程序,让晋绥军上层无法装作不知情!”张松龄的声音立刻愉悦了起来,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几分轻松。

姜到底是老的辣,一招简单的走正规程序,就解决了眼下最大的麻烦。并且还能给军分区那边提个醒,请他们注意到黑石游击队当前遇到的困难,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这一招,比起刚才张松龄自己低着头闭门造车来,比知道强了多少倍!不由得他不抚掌赞叹。而老郑看到张松龄能这么快就举一反三,也非常欣慰地点头,脸上的笑容看上去好生诡秘。

只有赵天龙,兀自弄不清楚这里头的弯弯绕,手里捏着一大团雪,愣愣地问道:“你们两个到底在说什么啊!怎么让傅作义知情了,麻烦就解决掉了?我就不信了,如果傅作义那边没跟咱们八路军闹掰的意思,他手下人敢自作主张!”

“私下里怎么想是一回事,公开了怎么表现则是另外一回事情!”张松龄笑着摇摇头,低声给后者普及一些国民政府官场上的常识,“有些事情,上级不能明说,底下人得自己领悟。领悟对了,上头则会记下你的好处。领悟错了,顶多是被上次冷落几天,未必会受到什么处分。但是如果上级已经明令禁止某些事情,底下的人还继续去做,则是典型的目无官长了。无论如何都得给予惩处!!”

只可惜张松龄自己也是官场上的菜鸟,所谓常识,全是来自彭学文的指点,根本就没经历过实践检验。所以也只能“以自己之昏昏,至别人昭昭”,非但没能让赵天龙顿悟,反而令对方的眼神越来越迷茫,沉吟半晌,才喃喃地回应道:“不会吧?!有这么复杂?!怪不得国民党那边老打败仗了。底下人都不琢磨着如何干正事儿,却把心思全放在揣摩长官真实意图上,怎能可能打得赢小鬼子?!恐怕还没等交战,士气已经输了三成!”

“唉!”张松龄以叹息声回应。如果眼下还能找到更好的应对办法的话,他又何必使这些斜招歪招?!国民政府这架又老又旧的机器即便有再多的缺陷,那些缺陷也不该被自己所用。毕竟,自己也是这个政府治下的一员!

一中队长老郑心里,对国民政府的感觉却不像张松龄那样复杂。见后者脸上的愁云还没有完全散尽,想了想,继续说道:“此外,咱们主动下山给红队报仇,还能起到收拾军心的作用。眼下游击队内部诸事不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伙一时半会儿还没法适应红队不在的情况。而当你带着大伙接连打了几场胜仗之后,大伙也就真心认可了你这个新任大队长。你的命令,自然能被不折不扣地执行!”

“嗯!”张松龄认真地点头,看向对方的目光里头充满的感激。

三人边走边聊,互相商量着,对目前游击队所面临的诸多大大小小问题,都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不知不觉中,就到了破晓时分。东方的天地相接处吐出几道绚丽的霞光,紧跟着,头顶上的风声忽然一滞,有轮红日从地平线上跳了起来。

嘹亮的军号声中,战士们在当值干部的带领下,开始整队出操。伙房的烟囱上冒起了浓烟,凛冽的寒风中也渐渐飘起了炒米粥的清香。当出操的战士们唱着歌走进食堂,每日固定的跟上级单位联系时段也到了。主动留在游击队担任报务小组长“礼拜唐”启动发报机,手腕娴熟地敲出一串跳跃的节拍。将张松龄和老郑两个临时赶制的电文,以尽快的速度发了出去。

“哒哒,哒哒,滴答,滴滴答答!”八路军察北军分区,值了一宿夜班正准备回去交接的保卫科长刘国梁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像有直觉一样回过头,冲着正在忙碌的报务员询问:“这么早就有电报发过来了?那个单位发过来的,什么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