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横流(18)(第2/3页)

最后两句话,令刘国梁愈发无言以对。苏醒问得一点儿都没错,如果张松龄是军统派来的奸细,那么,他绝对不会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想要完成任务,首先他得保住自己的有用之身,而不应该像黑石游击队几次在文件中汇报的那样,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

“嗯!嗯!我插一句啊!据王洪同志汇报,他还曾经动员自己的哥哥捐钱捐物,支援游击队的发展。在日常工作中,也非常廉洁自爱。虽然盐场和几个能赚钱的作坊都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各项规矩也是他负责制定完成,但是他却没从中拿过一分钱报酬!”副司令员张霁云用手指敲了敲桌子,也慢声细语地在一旁帮腔。

廉洁,并不代表他一定就是忠诚的共产党干部。国民党的骨干当中,其实也有个别人能做到洁身自好。但是,张霁云这个时候突然说话,却非常有效地缓和苏醒和刘国梁之间的交流氛围,至少,使得二人将一部分注意力转向了自己,而不是继续瞪着眼睛光顾着四目相对。

“还有啊!”成功地打断了苏醒和刘国梁的争执,张霁云决定再接再厉,“王洪同志对黑石游击队的了解呢,肯定比咱们三个清楚得多。从这么多年的表现上来看,他也不是个莽撞的人。我总觉得,他选择张松龄作为自己的继任者,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而不是单纯地出于对后者的个人好感!”

二比一。三位主要领导中,有两位已经清晰地表达出对张松龄的信任与支持。刘国梁即便再坚持把黑石游击队的负责人选择问题拿到例会上表决,也影响不了最后的结果了。况且苏醒身兼司令员和政委,在高级干部中的影响力原本就远远超过他。任何议题只要前者举手支持,下面肯定有一大群人毫不犹豫地举手。即便张霁云和他刘国梁两人同时表态反对,都无法扳回局势。

意识到再固执己见,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刘国梁不得不主动退让,将目光从苏醒眼睛上移开,愤愤不平地补充,“如果你们两个都坚持让张松龄同志来做黑石游击队的主要负责人,那么这件事情就没必要上会了。反正,那是司令员的职权范围。但是,我保留自己的意见,并且随时会用一只眼睛盯着那边。这一点,希望两位司令员给予理解!”

“好!”苏醒笑了笑,点头答应,“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不干扰到游击队的正常运转,我就会尽力配合你。此外,还有一件事,也需要你刘大科长提供全力支持!”

“哪一件?”刘国梁主观上并不想跟苏醒闹得太僵,也勉强笑了笑,低声问道。

“就是黑石游击队在电报上提到的那件!”苏醒回头从张霁云手里拿过电文,指着上面翻译出来的文字说道:“尽力把游击队下山与九十三团配合作战的事情,往八路军和傅作义部之间的合作上靠,甚至想办法将此事与国共合作抗日挂上钩。总之,我不管你使什么手段,哪怕是将身架放低些,说咱们想回报傅作义将军多年的支持呢,也得把黑石游击队名字,直接捅到傅作义的司令部里去!”

“据我了解,傅作义将军这个人,在晋绥军高级干部里头,还是比较要脸的!”副司令员张霁云笑了笑,低声补充,“咱们八路军外派在五原城的联络干部,他都给规规矩矩地礼送出境了。并没按照阎老西的要求,直接扣作人质!所以黑石游击队配合九十三团作战的事情,他能装作不知情则已。知情之后,必然会警告孙兰峰等人,不准擅自挑起事端!”

“既然你决定按照黑石游击队提出的意见做,那我肯定会全力支持!”刘国梁想都没想,大声表态。不将个人情绪带入工作当中,在此点上,他一直做得非常合格。这也是多年来他跟苏醒两个屡屡因为意见不同而发生争执,却始终能相互敬重,相互配合主要的原因之一。甚至连其他兄弟单位,对两人之间的密切关系都羡慕不已。

想了想,他又继续补充,“不过,我还得给你提个醒。国际营哗变的情况,不容小视!原先王洪同志在,凭他声望能镇住那些白俄人。当时游击队的主体实力,也远远超过这些白俄客军。而经历了去年的那场挫折之后,黑石游击队和国际营之间的实力对比,却有些主客易位了。那个尤拉是第一个尝试把握机会的人,但是却未必是最后一个!”

苏醒轻轻点头,“这一点,你提的对。咱们是得将国际营的问题抓紧时间解决掉了!苏联老大哥那边,已经有人提出了意见。只是因为国际营的规模实在太小,他们才没有很正式地向国民政府和咱们八路军提出抗议罢了!”

“把国际营上交给军区,然后分散给各分区做骑术教官吧!”副司令张霁云想了想,低声提议。“经历了前一段时间的实战检验,好多兄弟单位都想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己的轻骑兵。在传统骑兵战斗技能和各项战术方面,当年哥萨克骑兵一直是世界各国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