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风云(5)(第2/3页)

“这个办法的确比较稳妥!”方国强略作沉吟,然后坦然表示赞同,“你是对的,咱们的确不该将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我先前有点过于掉以轻心了。咱们游击队名下的作坊很多么?都生产些什么东西?!”

“非常多,并且在当地都是独一份儿!”没等张松龄回应,赵天龙抢先替他炫耀,“咱们作坊里产的毡子,是方圆几百里内最好的,连那些蒙古贵族都抢着买。还有香皂、肥皂、熟皮子,蜡烛,也都不愁销路。还有专门供应白音小王爷名下盐场的香草精,薄荷膏……”

这些都是以游击队为主导建立起来的新兴产业,虽然规模都小得可怜,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周围百姓的谋生手段和生活品质,所以赵天龙一提起来,两只眼睛就开始放光。而政委方国强以前在冀中一带,虽然也接触过八路军的一些附属工厂和作坊。但是那些工厂与作坊都是单纯地为军工生产而存在,根本不涉及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当地的游击队凭借抄没汉奸财产奸和农民们的积极支持,也能维持政策运作与生存。所以短时间内,他根本无法理解张松龄和赵天龙两个对作坊的看重,更无法理解赵天龙为什么会以这些东西为荣?!

赵天龙却一点儿也没看到方国强眼睛里的困惑,继续大声补充,“要不是去年被小鬼子大肆破坏了一次,今年,光那些作坊的分红,就能养活整个游击队。并且说不定还能盈余一部分,用来购买战马和武器,扩充队伍规模!”

“分红?!”方国强又愣了愣,眼睛里的迷茫更深。这个名字听起来好生别扭,难道游击队自己不从事生产,只管雇佣当地百姓,盘剥他们的劳动成果么?这样做……

嘴巴张了张,他又强迫自己暂时先别忙着发表意见。临来之前军分区司令员苏醒反复叮嘱过,黑石游击队的情况特殊,他这个政委没有完全融入队伍之前,不准武断地干涉游击队的内部运作,更不能做出影响队伍团结的事情。现在看来,苏司令员的一些叮嘱绝非无的放矢。所以他必须加倍谨慎小心,以免做出什么糊涂决定,辜负了领导们的期待。

“行了!”看出了方国强脸色的不自然,张松龄笑着打断赵天龙的炫耀,“就知道瞎显摆!一看就是过惯了穷日子的!恨不能找找块猪油天天往嘴唇上擦。政委远道而来,又忙活了一整天,累都快累死了,哪有力气听你瞎吹!!”

“我,我不是怕方政委不了解咱们则这边的具体情况么?!”赵天龙讪讪挠了下头皮,笑着辩解。

“没事儿,我听着觉得挺新鲜的。以前无论在冀中老部队,还是在延安,都没听说过类似的情况!”方国强勉强笑了笑,低声表态。

话虽然说得客气,眼睛里通红的血丝,却证明了他此刻的疲倦。张松龄见了,也笑了笑,低声说道:“有关游击队维持自身生存的方式和手段,我手中有一份详细的记录,明天早晨就可以拿给你。到时候,咱们可以根据军分区的最新指示,一起讨论游击队主力离开时,对这些产业的安排。今天就不细说了,你先好好休息一下,别没开始工作,就把自己给累垮掉!”

“不瞒你说,我的脑子现在的确有点发懵!”方国强配合地打了个哈欠,笑着回应。

三人又低声讨论了一下如何向军分区发电报请示的事情,然后在游击队的营地内分开,各自回各自的帐篷。赵天龙胳膊上受了一处贯穿伤,原本应该早点儿去睡。然而在半路上皱着眉头考虑了片刻,他又突然停住脚步,转身追向了张松龄的背影。

“有事么?有事情进去说吧!”仿佛猜到赵天龙会来追赶自己,张松龄头都没回,信手拉开临时大队部的门,笑着发出邀请。

“有,有一点儿!”见好朋友好像已经猜到了自己心中所想,赵天龙的脸色一红,讪笑着回应,“但,但也可能是我自己多心了。你知道,我这人有时候喜欢钻牛角尖儿!”

“是关于方政委?!”张松龄一边找杯子替自己和对方倒热水,一边继续笑着追问。

“嗯!”赵天龙用力点头,脸上的表情更加不自然,“我,我有点儿不太喜欢他。这个人好像特别骄傲,处处都显得他自己如何高明。根本都不了解那些作坊对咱们的重要性,就先哇啦哇啦乱说一大通!”

“哪有你说得那样差!”张松龄将陶瓷茶缸子重重朝赵天龙面前一顿,低声打断,“我说龙哥,你可别先忙着下结论!咱们游击队的一些情况,的确跟其他兄弟单位差异巨大。方政委初来乍到,一时无法适应,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况且人家看问题的角度,就是比咱俩全面,这一点,你不服气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