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风云(26)(第2/3页)

“白川长官那边,还请白川君多加联系!”见自己的作战参谋满脸沮丧,川田国昭强打起精神,低声补充,“至于眼下这场追击战,我会尽量小心。森川联队顶多还有两天时间就能赶过来,九十三团没有太多时间耽搁!”

“放一个中队做前锋,实在不行,就断臂求生!”白川四郎先点点头,然后继续替对方出谋划策,“咱们只要尽力了,能给上头一个交代就行,不必拘泥于一时成败。我家长辈那边,我会继续催促他们,给你提供充足的支持。”

“多谢白川君!”川田国昭向对方鞠了一个躬,然后开始动手收拾自己桌案上的鸡零狗碎儿。一直等在门口没敢进来的勤务兵们见状,也赶紧小跑着上前,帮助两位长官一起张罗。大约在二十几分钟之后,所有重要物品都被装上了汽车。川田国昭和白川四郎互相看了看,各自装出一幅镇定自若模样,并肩出门,跳上了各自的军官指挥车。

“的、的、的!”侦察兵和通讯兵跳上了从蒙古贵族家里“征用”来的战马,第一波出发。接下来,是担任前锋职责的第一中队,以每个小分队为单位,乘坐三匹马拉动的橡胶轮大马车,“轰隆隆”向前行进,马蹄和车轮搅起的烟尘有数丈高,遮天蔽日。

川田国昭和白川四郎两人的指挥车则跟在第一中队后大约五百米处,由司机小心地控制着速度。周围还有一个小队的骑马步兵提供给护卫,以防遭到中国神枪手的刺杀。在以往的战斗中,张胖子、入云龙和小列昂等人的枪法,可是给川田国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他宁可被烟尘呛得不断咳嗽,也绝不准许指挥车附近出现防御漏洞。

其他三个中队的小鬼子,就没有战马或者马车代步了。特别是第四中队,也就是川田国昭上任之前,就遗留在黑石寨内的那支残兵,甚至连军官都混不上坐骑,只能板着张叫驴脸,气喘吁吁地跟普通士兵一道行军。没办法,谁叫他们是前任留下来的,并且战斗力也排在整个川田大队最末呢!按照大日本帝国传统,这样的队伍,到哪都不会受待见,所以也怪不得川田国昭对他们另眼相看。

前一段时间在黑石寨附近的那场败绩,给整个川田大队的所带来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化解。因此四个中队都不是满编,并且底层士兵心里也鼓不起什么求战欲望。在鬼子军官的动员与斥骂声中,他们拖拖拉拉向前行军。追了整整一个白天,非但没有咬住九十三团的尾巴,并且将彼此之间的距离,从四十多华里,扩大到了六十余华里,差点儿就失去了对方的影子。

“第一中队,到前方那个山丘顶上扎营。辎重队,向后撤两公里扎营。第四中队负责保护辎重队,其他两个中队和大队部,原地扎营休息!”见手下鬼子兵们已经累得半死不活,川田国昭只好下令队伍停住脚步。为了稳妥起见,他刻意将麾下四个中队,分头驻扎在三处不同地点。每两个营地之间,都留着两公里左右距离。以防受九十三团半夜突然杀个回马枪,连撤退都来不及。

见自家长官如此布置,鬼子兵们也是疑神疑鬼。整整一个晚上都没睡安稳,每当听见风吹草动,就立刻抱着枪朝帐篷外跑,冲着黑暗处一通乱打。好不容易熬到天光大亮,猜测中的偷袭居然没有发生。而从川田国昭本人往下,每名鬼子都熬得两眼通红。

唯一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是,九十三团夜里也停下来休息了,并没有摸着黑赶路。这样,川田大队还存在将对方缠住的可能。吃过早饭之后,通过电台联络了几支友军,确认他们距离自己都不算太远。川田国昭想了想,下令继续追击。

接下来又是一天毫无意义的疲劳行军,双方之间的距离依旧在继续增大。夜晚扎营的时候,川田国昭依旧加着一百二十个小心,坚决不给对手可乘之机。待到天亮,再度强打精神气,紧追不舍。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回,他们的努力终于起到了一点效果。大约到了中午的时候,前方探路的侦察小队派专人回来报告,九十三团被一条季节河挡住了去路,正在试图在河面上架设浮桥。

“原来的桥呢?!我记得原来河道上有座木桥,他们为什么不从木桥上走?!”白川四郎一听,就立刻警觉了起来,拉住侦察兵的马缰,大声追问。

“季节,季节不同!”侦察兵愣了愣,喘着粗气回应,“前面是一条季节河,咱们上次通过时是冬天枯水期,木桥能用。现在,现在是春汛期间,河面扩大的足足三倍。原来那,那座木桥,现在跑到河中央去了!”

“天照大神保佑!”川田国昭兴奋地从指挥车上跳下来,一蹦老高,“架浮桥,架浮桥,我看他们还有多少时间挥霍!通信小队,赶紧呼叫森川大佐,告诉他九十三团目前的位置。一中队,给我立刻靠上去,骚扰他们,不让他们将浮桥架起来!其余各中队,给我向前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