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命令与决则(上)(第3/3页)

最可怕的是。在四行仓库的底层,那些中国军人,已经在坚硬的墙体上,开凿出了一批可以让机枪直接架设在上面,进行火力压制地瞭望孔。一个机枪排就据守在这里,在面对日军发起强攻时,这些机枪手可以利用众多的瞭望孔,不断变换射击点。来减少伤亡和损失。

在每一个射击孔的旁边,都挖出一个一尺多宽,四尺多深的洞。已经在四行仓库右翼战场上,参加过真正血战的雷震,略略思考后。眼睛里猛然露出一丝惊讶,他已经想到了这些洞的作用。

假如敌人真的冲到了四行仓库下面,却没有办法打开一条通路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将手榴弹通过瞭望孔塞进四行仓库。在这个时候。要一名正在操纵轻机枪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地射手,丢掉手中的武器,拾起手榴弹在它爆炸之前,再通过瞭望孔把手榴弹抛出去,不但危险更会减弱火力压制。可是有了这些洞,那些机枪手完全可以一边射击,一边抬脚把手榴弹踢进这些洞里。

这些洞有四尺多深,却只有一尺宽。就算是人站在旁边,手榴弹爆炸,也不会对射手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在四行仓库的二层,中国军人用装满大米和黄豆的麻袋,垒在窗口,形成了一个个可以抵挡三八式步枪子弹和重机枪子弹贯穿地胸墙。士兵躲在这样的胸墙后面,居高临下进行射击,几乎不会暴露自己。面对这样的战壕。就算是三分之一士兵都是A级射手的日本军人。除非能找到更高地火力点,否则也只能摇头苦笑。

在四行仓库的三层。窗户前没有再垒上麻袋,但是在窗户后面大约两米的位置上,却用麻袋垒出一个个三尺多高环状的战壕。几门八十二毫米口径迫击炮,就竖立在这些用麻袋团团围护的战壕里。击毁那辆在四行仓库右翼战场上横冲直撞九七式坦克的炮弹,就是从其中一门迫击炮里发射出去的。

这几门迫击炮的摆放角度选择地相当刁钻,无论日本士兵怎么射击,除非子弹先射到屋顶上,再反弹下来,否则决不可能射中操纵迫击炮的射手。而敌人发射的炮弹,就算是能打进四行仓库的三层,但是以抛物线的角度来计算,也很难直接落进用麻袋垒成的战壕里。炸起的弹片,更不可能击穿两层装满大米和黄豆的麻袋,组成地护壁。

在四行仓库地第四、第五层,由一个步兵连和一个轻机枪排混合防守。在这里视野更辽阔,受到攻击的可能性更小,所以谢晋元把手中剩下地两挺马克沁水冷重机枪,全部安置到了这两层。

由于四行仓库的顶层,会遭到日本战斗机机炮的扫射,更考虑到敌人在狗急跳墙的情况下,直接动用重炮炮击,或者出动轰炸机投放重磅炸弹,所以四行仓库的六层,没有设立防御网。只是把高射机枪需要使用的子弹,全部搬放到第六层,同时设立了为高射机枪手和弹药手准备的休息室。

怪不得日军已经调集了上万部队,把四行仓库重重包围,发动了不知道多少次进攻,仍然无法攻陷这个中国军队在上海的最后一块阵地。

这就是一个经过谢晋元精心设计与搭配,已经同时拥有防空火力,又拥有火炮打击能力,在火力搭配上,更是分层次成梯阶,终于形成的一个有机立体超级战争堡垒!

如果不动用重型武器,以四行仓库里的弹药存储量,日本军队想要攻克这样一个战争堡垒,要打的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日本军队已经明白了这一点,而带着五名爱国学生,赶到四行仓库的史密斯中校,显然也明白这一点。

在管理员休息室里,一盏呆在半空的马灯,正在散发着晕黄的灯光,照亮了一张已经有点残破的桌子,两个位属不同国家军队的中校,就分坐在桌子的两侧彼此对视。

史密斯中校直接开门见山的道:“我希望贵军能够从四行仓库撤退,出于友邦的情谊,我们英国军队愿意为贵军提供适当的掩护,甚至可以允许你们通过新垃圾桥,进入我们英国租界。当然了,租界就相当于我们英国的领土,我们英国皇家军队,有保卫祖国领土的天职,你们在进入租界之前,必须把自己的武器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