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懦夫与英雄(第2/5页)

对方毫不迟疑的点头,“是!”

“既然有事相求,”杜仪甫打量着面前这个二十出头,却给了他太多震撼的年轻人,淡然道:“总得报上自己的名号吧!”

“雷震!”

杜仪甫听说过这个名字,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杜仪甫必须承认,谢晋元这几年没有白过,真的培养出了一个相当优秀,很可能会青出于蓝的徒弟!而且杜仪甫还得承认,也只有谢晋元用四年时间培养出来的徒弟,才可能拥有如此洒脱,混身上下却带着股兵戈交击钟鼓长鸣危险般气息!

杜仪甫点了点头,不动声色的道:“说说你的来意。”

“谢晋元师父在世时,曾经和我讲过上海的格局,也曾经向我说过掌管上海帮会的三大巨头。”雷震淡然道:“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黄金荣爱财,张啸林能打,杜月笙会做人。最重要的是。杜月笙先生是一个爱国地人!”

杜仪甫真的诧异了,他一眼就能看出来,雷震的身上有成为最优秀军人的特质,但是他真的没有看出来,雷震竟然也有成为一流说客的潜质。他没有直接说明自己的来意,先把已经仙去的谢晋元捧出来,大大地夸赞自己的义父一番,摆明了就是要先把自己挤兑到一个欲拒不能的尴尬境地。

“抗日战争开始后。杜月笙先生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他参与劳军活动,筹集大量毛巾、香烟、罐头食品,送到抗敌后援会。上海沦陷后,杜月笙先生严拒日本人的拉拢,于1937年11月迁居香港。在香港,杜月笙先生仍然心系祖国。利用帮会的关系,继续活动。在这其间杜月笙先生担任了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上海党政统一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情报、策划暗杀汉奸等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活动是,杜月笙先生在上海的门徒协助军统特务刀劈了大汉奸、伪上海市长傅筷庵。1940年杜月笙先生又组织了人民行动委员会,这是在党国支持下的中国各帮会地联合机构。杜月笙先生为主要负责人,到了这个时候,说杜月笙先生是全中国的帮会龙头老大,也绝不过份。”

杜仪甫没有说话。很明显,雷震来到这里拜访之前,已经对他们青帮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称得上是知己知彼。

“杜月笙先生人在香港,而帮他坐镇上海,统率大小帮会,在地下和日本人对抗的代理掌门人,就非杜仪甫先生莫属!”

雷震说到这里。直直的凝视着杜仪甫,沉声道:“帮助谢晋元师父地妻儿返回广东老家,这本来是孤军营自己的事情,但是现在日本人把孤军营当成眼中钉肉中刺,这一路上一定会困难重重,我们能动用的人手却十分有限!我敬杜月笙先生和杜仪甫先生你们两位是忧国忧民不畏强权的汉子,所以没有任何交情,仍然来冒昧拜访。希望你们念在谢晋元师父一生为国为民舍生取义。称得上是一个今之侠者,帮他保护身后地一家老小!”

看着端端正正坐在自己面前。等待自己回复的雷震,杜仪甫沉默了。

没错,谢晋元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英雄,他的妻儿老小是应该伸手去帮助,但是……就连孤军营里都可以窝里反,跳出几个刺杀谢晋元的叛徒,杜仪甫不认识雷震,谁又能保证眼前这个雷震,不是日本情报机关派出来,引诱他这个青帮代理掌门人犯下致命错误的特工?

退一步讲,就算眼前这个一看就受过特殊训练的男人,真的是谢晋元地徒弟,在树倒猢狲散的情况下,谁又能保证他没有被无孔不入的情报机关收买,一边喊着爱国救国,一边对真正爱国救国的仁人志士设下死亡的陷阱?!

义父杜月笙是去了香港,是在帮助国民政府甚至是共产党,无论谁能打日本人,杜月笙就为他们提供各种物资来支持抗战。就连雷震说的刺杀汪伪政府官员的事件也是真实的,坐在他面前地杜仪甫,其实就是此次事件地真正策划和执行者,但是这一系列事情,都是没有浮出水面,更不能浮出水面的东西。

就算众说纷纭,就算日本人已经通过黑龙会,刻意打压青帮在上海地势力,但是在没有真实把柄的情况下,双方毕竟还保持了一个底线,没有彻底撕破脸面,达到摆明车马正面死磕的地步。

青帮最早被称为漕帮,是清初为了执行反清复明大业,为起义军运送军粮而组建,由于受到满清政府的打压,所以一直采用师徒弟相传,成员秘而不宣,并发展出数量众多的切口、术语和手势。说白了,青帮就是一种民间组织的情报系统,负责收集情报、整合物资、刺杀、收买等谍报工作。

正是因为这样,在江湖上才有了“洪门显于外,青帮隐于市”的说法,和一片风光成员数量众多的洪门相比。青帮注定要隐藏在幕后。为了安全起见,每一位弟子加入青帮后,就连父母妻儿都不能告诉,也只有达到杜仪甫这样的高度,才能知道青帮究竟有多少弟子,有多大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