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画地为牢(第2/5页)

但是却没有人笑话这些当众出丑的士兵,在彼此对望中,就连平时针尖对麦芒争斗不休的“死对头”,也突然发现变得对方变得亲切起来。而那些参加过战斗,有过实战经验的老兵,看着身边的那些新兵蛋子,眼睛里也再也没有原来那种高高在上的不屑一顾。

不知道多少老兵,把那些被泥沙埋住的新兵重新拉出来的时候,他们没有习惯性的用力踢新兵屁股,在拍掉对方衣服上的尘土后,绝大部分人,只说了一句话:“小子,一定要活下去啊!”

如果这些新兵,能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他们就算不会胎脱换骨,也会在最残酷的战场上,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学会将他们从训练场上得到的知识,融入到这铁与血交汇的战场上。形成最宝贵的战争经验!

当他们可以把这一切的一切融会贯通,并且见惯了死亡,连神经都变得开始有些麻木地时候,恭喜他,他已经是一名老兵了。一名在战场上,命可以当三条来使的老兵,一名可以在战场上,凝聚新兵士气。让他们不至于刚上了战场,就吓得双腿发软连枪栓都无法拉开的老兵!

一支部队里,老兵越多,战斗力就越强,士兵就越容易在惨烈的战场上活下来,而越多新兵活下来成了老兵,这支部队就越强!

这就是战争的铁律,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最真实的写照。因为……就算是老兵,在战场上也一样会死地!

一方面,是在缅甸战场上气势如虹,却在同古城前吃了当头一棒,急于报复。急于在世界公众面前赢回尊严的日本第五十五师团。

一方面,是“中华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候,每个人民被迫发出最后吼声”,再也没有任何退路。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家园,为了自己的兄弟不被让人当牲口一样使唤,自己的姐妹不被人随意糟蹋也要拼死一战的中国军人!

双方都有自己不能退缩的理由,双方都有自己绝不会更改地信念与执着,所以,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重武器都没有来得及送抵前线,五九八团竟然连步兵炮都没有。但是就凭铺天盖地的手榴弹雨,他们硬是砸得敌人的坦克,不敢再长驱直入。

虽然遭到空中轰炸和炮击,事先准备的防御工事,已经受到相当程度的损伤,但是当枪声响起,机枪碉堡里地轻重机枪一起扫射,在弹雨如梭中。硬是构成了一条当真称得上是铜墙铁壁的交叉火力网。

刚才还气势汹汹。想要用皇军的铁拳,砸碎一切敢于挡路的障碍。向全世界宣扬实力地第五十五师团日本官兵,很快就发现,他们这一次面对的敌人和前面的不同。

很不同!

无论是缅甸土著组成的英缅部队,还是天天嘴上挂着“大英帝国皇家陆军”口号,装备精良,训练却着实不怎么样的英国军队,面对他们的攻击,都象是豆腐似的一捏就软,一拍就碎。也就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就几乎横扫整个缅甸,打得英国军队望风而逃,直至占领了缅甸地首都仰光!

在同古城前方,这片叫鄂春克的土地上,他们终于遇到了入缅以来,最强大的阻力!

虽然同样是中国军队,但是别忘了,他们第五十五师,打的可不是什么只装备了土制汉阳造,重机枪几乎没有,轻机枪少得可怜的杂牌部队,而是二百师这样一个纯机械化部队,这样一支由美国教官严格训练出来的,国军部队王牌中的王牌!

这样一支部队,就算是重型武器来不及送抵前线,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火力压制力,更只能任由日本空军在头顶上耀武扬威,但是他们地轻重机枪配备,却绝对超过了任何一支德械师地标准。借用黄景升副团长的一句话……光有空军顶个屁用,想要占领鄂春克,想要打通前往同古城地大门,先得问过老子手中的机关枪!

那些中国军人,躲在已经被炸成废墟的战壕里,趴在战友的尸体中间,半跪在大块的石头后面,总之是当他们一走进中国军人阵地五十米以内,随着一声枪响,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军人的身影,而随着他们终于爆发式的疯狂吼叫,劈头盖脸砸过来的,就是几百颗木柄上已经被捏出汗水的手榴弹!

紧接着那些依托各种有地形和建筑物,堆砌的工事里,各种轻重机枪齐鸣,更是在弹壳飞跳中,将子弹像下雨一样,一波接着一波的向他们倾泄。

看着那些日本士兵猝不及防之下,被打得趴在地上连头都没有办法抬,敌人一开始冲锋,就亲自跑到战壕里,架起一个望远镜观察战局的黄景升,拍着大腿连叫了三声,“好!好!好!”

看黄景升兴奋的样子,如果不是指挥刀已经被郑廷笈团长拐走,说不定他已经拔出指挥刀。下达了反冲锋的命令。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连串子弹打到了黄景升的身边,从沙袋里炸起的碎石子狠狠弹在脸上,带来一股火辣辣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