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夕阳(第3/5页)

“有!是谢晋元师父教会了我读书写字,教会了我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没有他,我现在只是一个心里只有私仇家恨地乡下小子罢了!所以。我希望看在谢晋元老师为国为民舍生取义的情份上,蒋委员长您能对师娘和她的子女多加照顾,不要让英雄流血再流泪!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我雷震就算是死,也会感谢你!”

这就是雷震最后的心愿?!

看着手中的这份电报。蒋介石略一沉吟,道:“除此之外,雷震你还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有!”

雷震在这个时候,在随着一次次炮击不停轻微晃动的师指挥部背手而立。盯着挂在师指挥室顶端,正在散发着晕黄色灯光的马灯,道:“我加入部队以前,以为我军对日作战失败,就是因为装备落后和指挥技术不足所造成。但是这些年我走过了很多地方,用自己地双眼见证了很多事实,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在党国军队中。军官靠谎报部队人数,吃空亏空来谋取个人私利,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就比如我曾经看到的一个师,编额有七千八百多人,但是实际在军营里的人,却只有三千多人,一旦打起仗来,这样的部队。说是一个师。不如说是一个团!我们把这支部队当成一个师投入使用,错误的估计实力。又怎么能不失败?而这样一支成员空额竟然超过一半地部队,一旦投入战场,师长事后必然会谎报伤亡及逃亡人数,来向上级向中央索要补给!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越是打败仗,部下死的越多,越能赚更多的钱!在我们的军队中有这样地蛀虫,党国军队面对训练精良,精诚团结,又有武士道精神的日军,又岂能不败?!”

“还有!”

在电报收发员手指不断轻按中,雷震的话,通过电波,直接传送到了蒋介石面前,他真的没有想到,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候,竟然可以向这个国家最高领导人痛陈己见,而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雷震更不需要去掩饰什么,在姿意放纵中,他的词锋当真是锐利到了极限,而在最底层的生活经历,更让他看到居庙堂之高地蒋介石,无法亲身接触的东西。

“国父孙中山先生提倡的三民主义,虽然是党之纲领,但是却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在此国难当头之际,前方的将士浴血奋战,纵然为国捐躯,家属也得不到足够的抚恤,依然贫困交加。而那些军政要员,商界巨子却过着挥金如土纸醉金迷的生活,有功将士家人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一些于国无利地酒肉之徒,却站在国家上层,享受着最丰富地物质,有功不奖,不过不罚,这样的国家,这样地军队,又怎么能取得胜利?!”

“最后还有一点……”

说到这里,就连雷震也略略犹豫了,可是他仍然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忠实的说了出来,“自抗战以来,我国军队很少主动进攻,只是一直采取补动防守的姿态,这与蒋委员长您亲自提出的专守防御战略思想有着绝大关系,就是因为固于防守不主动出机,以至于敌人可以为所欲为放手全力攻击,一旦一个点被突破,很可能就会靠成的面的升华,直至全线兵败如山倒!而最令我无法理解的是,我军直到现在,也一直没有放弃剿灭共产党军队的念头,一方面为了和日军交战而和共产党结成联盟,一方面又针对共产党积极备战,经常制造或者纵容党派之间的磨擦。”

雷震的这些话,绝对已经碰触了蒋介石内心深处的高压线,但是蒋介石仍然看得一脸平静,他甚至默默背下了雷震在最后做总结的几句话:“依下官看来,与其这样三心二意。试图两面开战,不如双方精诚团结共抗外辱!当驱逐日寇之后,双方可以和平共存,就和平共处!如果实在一山容不得二虎,在没有外忧,无论谁胜谁负,中华还是我们的中华,河山还是我辈之河山的时候。大家再为自己地理念,自己的坚持,在战场上去彼此见证对错!”

“和平?我当然想要和平!中国卷入战争这么多年,人民需要和平来休生养息,国家需要用时间来修补伤痕。”

看着这一份长长的电报,蒋介石在心中道:“想要有永远的和平,就必须要发动战争,一场不是敌死就是我亡。直到这片中华大地上,只有一个声音,一个理念的战争!”

当两个人的沟通到达尾声的时候,罗三炮再次回到了师指挥部,“雷震……”

看着这位欲言又止的兄弟。雷震道:“是不是敌人又准备发起进攻了?”

罗三炮点了点头。

“顶不住了?”

罗三炮又点了点头。

“我们还有多少人可以用?”

“刚才我们对敌人发起了几次反冲锋,兄弟们虽然从敌人地尸体上抢到了一部分武器弹药,但是伤亡却以倍数增加,最后能跟我一起回来的。已经不到五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