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蒙古人的西征(第2/7页)

波斯诗人曾如此赞美蒙古人的勇悍与力量:“他们都是神射手,发矢能击中太空之鹰,黑夜抛矛能抛出海底之鱼,他们视战斗之日为新婚之夜,把枪刺看成是美丽女子的亲吻。”剽悍的蒙古人兵分三路,向花剌子模展开攻伐。成吉思汗派二儿子察合台和三儿子窝阔台率一路,围困讹答剌;大儿子术赤率一路,进攻锡尔河下游诸城市;自己和小儿子拖雷取中路,渡锡尔河,直逼花剌子模的中心城市布哈拉。血战5个月,讹答剌等边界城市第一批被攻克,紧接着是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名城。海儿汗被活捉,成吉思汗为了给被杀的商队和使臣报仇,下令将融化的银液灌进他的眼睛和耳朵里。

花剌子模王国拥兵40万人,但国家架构尚未成型,使得战斗力大打折扣。阿德丁出师迎敌,结果大军短时间内被蒙古人消灭殆尽。他无法再组织起大规模战役,只能调头逃跑,下令各城自行据守,全力抗敌。成吉思汗指示大将哲别、速不台率军追击阿德丁,命令他们要像猎犬一样咬住自己的猎物不放,即使猎物躲入山林海岛,也要像疾风闪电般追上去。1221年,蒙古大军攻占花剌子模国都玉龙杰赤(西方人称“乌尔根赤”)。蒙古人围城6个月之久,据说破城后7天屠杀了城内的120万人。蒙古人甚至将阿姆河引向玉龙杰赤城址,使其改道流入旧河道,让河水再一次泄入里海,彻底毁灭了这座城市。

阿德丁吓破了胆,总是不停问身边的大臣:“我们能有什么办法让这场灾难过去呢?”他不顾王子扎兰丁的劝阻,从撒马尔罕逃入阿富汗的巴尔赫,准备一旦闻警就越过兴都库什山逃往更远的加兹尼;不久,他又改变主意,前往内沙布尔。听说蒙古大军逼近该城,阿德丁惶恐万状,再度逃跑。他逃到加兹尼,在此集结了3万大军。蒙古军队一路血洗花剌子模的消息传来,阿德丁震惊地喊道:“难道安拉不爱护它的孩子了吗?为什么蒙古人在你的土地上会所向无敌?”新集结起来的军队士气马上跌到谷底,兵将纷纷逃跑。阿德丁最后躲到里海的一个小岛上,亲族全部落入蒙古人之手。阿德丁垂泪哭道:“待我复兴之日,定要遵照正义之礼,报仇雪恨。”但他得了肋膜炎,最终死于心脏病。弥留之际,他将几个儿子叫到身边,说:“非扎兰丁不足以光复故国。”他亲自给扎兰丁戴上佩刀,将花剌子模王位传给他;又命诸子发誓,保证对扎兰丁永远忠诚。阿德丁的葬礼寒酸至极,诸位王子只用衬衫裹了他的尸体便匆匆掩埋掉。

在蒙古兵的血腥屠戮下,花剌子模人残存无几。蒙古大军所到之处被劫掠一空,村庄和城市成为废墟,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被破坏殆尽,肥沃的绿洲成了沙海,敢于反抗的居民被尽数屠戮,只有少数工匠被留为己用。毁灭玉龙杰赤后,蒙古大军继续西进,阿富汗遭到同样的命运。第一个遭受劫难的是巴尔赫。巴尔赫派出代表迎接蒙古大军,宣誓忠诚,还奉献了贵重的贡物,但成吉思汗认为在蒙古军队后方留下人口众多的城市对己不利,于是,他下令“调查户口”,将巴尔赫的居民统统赶到旷野,按百人和千人分为一群又一群,不分男女老幼,尽数屠杀。蒙古人纵火焚烧了巴尔赫的园林,摧毁了这座城市的壁垒、城墙、宅邸和宫殿。后来,成吉思汗从白沙瓦回师巴尔赫,发现这里还有许多难民。这些难民都是上次躲起来,藏在洞穴、墙角和地窖中,没有参加“调查户口”从而侥幸保住性命的。成吉思汗下令将这些人全部屠戮,推倒所有余下的城垣,再次扫清巴尔赫的文明痕迹。

紧接着是梅尔夫(蒙古人称之为“马鲁”)。梅尔夫是呼罗珊的一座绿洲城市,商业发达,贸易兴旺,盛产细棉,以蚕丝业闻名于世。这里文化同样兴盛,世人家喻户晓的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便是从这里诞生的。开战后,梅尔夫城内守军两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不得已,梅尔夫守军投降。拖雷命令梅尔夫居民携带随身最珍贵的衣物出城。他命人在城外平野上设一金座,自己端坐于金座上。拖雷首先命令押上投降的守军,当着自己的面全部斩首。接着,他着手处理城中百姓。他命令将男人、妇女和儿童分开,史书中这样叙述道:

他们(指蒙古人)从丈夫怀中夺走多少美人儿!他们拆散多少姐妹和兄弟!多少父母因他们的清白女儿遭到蹂躏而发狂!”“蒙古人传令,除了从百姓中挑选的400名工匠及掠走为奴的部分童男童女,其余所有居民,包括妇女、儿童统统被杀掉,不管是男是女,一个不留。

史书估计,梅尔夫有七十万以上的人口被杀。史家记录下了梅尔夫的惨景:“这些既不虔敬、又不信神的人(指蒙古人)在城里飘来荡去;这个罪孽深重又执拗倔强的种族主宰着居民,以致当地那些宫殿忽然从地球上消失了,好像一行行字句从纸上被抹掉了一般。而居民的家则成了枭鹰乌鸦栖息之所;枭鹰们在那里尖声怪叫,那些厅堂风声呜咽,热风阵阵。”屠城后,拖雷效法大哥术赤对玉龙杰赤的办法,又命令掘开灌溉梅尔夫郊外农田的河堤,将梅尔夫城淹没。繁荣的梅尔夫从此一片荒凉,只剩下一些小土堆,一些釉砖堆以及残破的墙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