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帝国的辉煌(第3/6页)

会战开始,奥斯曼军队左翼的塞尔维亚骑兵身披重铠,猛攻甲胄薄弱的帖木儿军队右翼。巴耶塞特一世怕中了帖木儿惯用的诱敌之计,命令塞尔维亚骑兵撤回。帖木儿军队随后反扑,攻入奥斯曼军队阵地。奥斯曼军队右翼是来自小亚细亚诸国的军队,看到自己的主人都在帖木儿麾下,纷纷倒戈投敌,帖木儿军队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战至下午,情况愈发紧张,巴耶塞特一世的儿子苏莱曼·查拉比放弃阵地逃之夭夭。左翼人数越战越少的塞尔维亚骑兵率先被兵力源源不断的帖木儿军队击溃,塞尔维亚的斯提芬公爵率余部撤出战斗。其时天气酷热,奥斯曼军队的饮水补给线被断,饥渴难耐,大势已去。巴耶塞特一世身边只剩下1万名杰尼萨里禁卫军,他们仍顽强抵抗直至黄昏。66岁的跛子帖木儿亲自投入战斗,率领骑兵发动了最后的冲锋。夕阳西下时,战事结束,杰尼萨里禁卫军死伤殆尽,巴耶塞特一世突围时坐骑中箭,落马被俘,只有斯提芬公爵率塞尔维亚骑兵余部突出重围。巴耶塞特一世被押至帖木儿的大帐,忍受战败的耻辱;他被囚禁起来,因自尊心受到致命打击而引发精神错乱,于第二年死去。

帖木儿继续向西掠取奥斯曼帝国的土地。1402年底,帖木儿攻占由圣约翰医院骑士团固守的士麦拿。守城的欧洲骑士全部被剑砍死,他们的首级被装上停泊在港口中的两艘欧洲船舶,抛入爱琴海。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帖木儿的胜利“不但延缓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且也暂时解除了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威胁。因此,欧洲人甚为欢迎帖木儿的胜利”。帖木儿的武功赫赫令欧洲人震惊,一如英国诗人克里斯托弗·马尔洛在《帖木儿大帝》中所写的那样:“从察合台汗国到帖木儿帝国,我们将你引进那威严的军帐营,你就会听到这位斯基泰人帖木儿,以惊人的言词恫吓全世界,用他的征服之剑去惩罚那些王国……”

1404年夏天,帖木儿回到撒马尔罕,在那里为他的孙子们举办婚礼,大开庆功酒宴,庆祝自己那至高无上的胜利。他还抽空视察了自己原先下令修建的许多建筑物和花园。两年前,失去耐心的帖木儿派人刺死了多年来忠实充当傀儡的海都曾孙,从此“放弃使用傀儡大汗,以掩饰他们实现权力的惯例”。帖木儿一生的梦想是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军事大国,完全控制丝绸之路,打通从中国到阿富汗、波斯直至欧洲的商道,并封锁里海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商道。心怀恢复成吉思汗荣光的野心,帖木儿将下一个目标瞄准了东方富庶的中国。

帖木儿对彼时中国明朝的情况颇有了解。早在1387年他便第一次遣使向明朝纳贡,此后常常派使者来华,通商贸易,刺探情报。1404年11月,帖木儿率20万装备精良的大军从撒马尔罕出发,向锡尔河进发。那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大军在锡尔河遭遇大雪,河面开始结冰。帖木儿在河岸上驻扎了足足50天,等河冰冻结实。帖木儿的前锋部队于1405年新年翻越天山,1月6日推进至伊犁河。当日地球、土星、水星连珠,巫师占曰不利兵主,帖木儿心情大坏;但他还是渡过锡尔河,并命令前锋加紧进军,务必在3月初拿下蒙古斯坦,自己则暂时留在讹打刺。帖木儿的前锋部队于2月下旬推进至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此处离大明帝国西部边界重镇哈密卫只剩400公里。

冰天雪地和占卜凶兆没有阻止帖木儿的行动,不可预知的疾病却侵袭了他。中世纪的穆斯林生活并不像后来那样充满禁忌,含酒精的饮料是允许喝的,葡萄酒更是常见。据说,自从到达讹打刺,帖木儿一直痛饮,不仅喝葡萄酒,他还喝阿拉克烧酒——中东和远东地区的一种烈性酒,通常从发酵的棕榈汁、大米或糖蜜中提取。2月11日当晚,阿拉克烧酒突然将帖木儿的体温烧了起来,而且越烧越高。亚欧非三大洲最优秀的医生围绕在他的身边,但全都束手无策。2月18日,帖木儿在病榻上长眠不起。据说,帖木儿生前最后一句话是:“不要向敌人示弱!拿紧你们的……剑!”东征中国计划,随着帖木儿的死一道烟消云散。

帖木儿留下的是一份庞大却难以坐享的遗产,如后世史家所言:“他是游牧民中的野蛮派,他从北印度到叙利亚建立了一个荒凉的帝国。他在建筑上的奇癖是用头盖骨堆成金字塔。他去世时,没有留下任何足以表征他权势的东西,只留下一个恐怖的名声和一片荒废而凄凉的国土以及波斯的一小块贫瘠的领土。”令人惊奇的是,帖木儿并非一个只知征服与杀戮的武夫;他虽目不识丁,却能与第一流的伊斯兰学者讨论宗教教义、历史和应用科学,而且嗜好下棋;他不仅擅长统兵作战,而且熟悉外交,非常老练地同远邦近邻谈判。他统治的时期,正是阿富汗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一些以军事为职业的阿富汗部族开始出现,阿富汗人开始从游牧逐渐走向农耕定居,还有一些部族从战乱的阿富汗南迁到北印度甚至恒河流域建立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