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完美的入侵(第4/7页)

苏军入侵阿富汗,世界各国虽有不同看法,但是几乎一致同声谴责。美国、北约和伊斯兰国家一致认为——这是苏联为谋求私利和打破已有的战略力量平衡而做出的直接尝试。1979年12月28日,美国总统卡特发表声明:“苏联军队进入阿富汗是对和平明目张胆的威胁,它可能标志着我们双边关系中根本和长期的变更。”卡特要求苏联迅速撤军,并停止干涉阿富汗内部事务。中国政府于1979年12月30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苏联的霸权主义行径,坚决要求苏联停止对阿富汗内政的干涉,撤出一切武装部队。1980年1月6日晚,邓小平在宴请来访的埃及副总统穆巴拉克时致词说:“最近,苏联悍然派兵大规模入侵阿富汗,粗暴地干涉其内政,严重地威胁着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苏联这一行动,是它为谋求世界霸权而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1980年1月7日,孟加拉、牙买加、尼日尔、菲律宾、赞比亚等五个不结盟组织理事国,代表世界上五十多个不结盟国家,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不结盟国家通过的关于阿富汗局势的决议草案,要求尊重阿富汗的主权、领土完整、独立和不结盟地位,立即无条件从阿富汗撤走一切外国军队。如此,苏联在全世界几乎是四面楚歌。

苏联驻美国大使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在1980年新年之际回到了莫斯科,他向勃列日涅夫汇报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反应,特别强调了自己在美国受到的压力。为了给苏军入侵阿富汗辩护,1980年1月12日,勃列日涅夫特地安排了一场“答《真理报》记者问”。勃列日涅夫说:“阿富汗是根据1978年12月阿富汗同苏联签订的《友好睦邻合作条约》的明确条款,根据每个国家的权利,根据《联合国宪章》,根据其他国家不止一次行使过的单独或集体的自卫权向我们发出呼吁的。对我们来说,向阿富汗派遣军事人员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但是,党中央和苏联政府采取行动是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的,并考虑了整个情势。”

像是为了印证勃列日涅夫的言论,苏联为了进一步向卡尔迈勒“提供帮助”,大批的军队仍然不断地经过铁尔梅兹,浩浩荡荡地进入阿富汗,由北向南开去。苏军在完成对阿富汗的军事占领以后,于1980年1月对兵力部署进行了调整。

东部地区——第105空降师驻喀布尔,第306和360摩托化步兵师驻喀布尔、贾拉拉巴德、加德兹、巴格兰和普里胡姆里一线,另外还驻有空军1个歼击机团和2个直升机团。

北部地区——第16摩托化步兵师和201摩托化步兵师驻守马扎里沙里夫、昆都士和法札巴德一线。

西部和西北部地区——第5摩托化步兵师和54摩托化步兵师驻守赫拉特、信丹德一线。

南部地区——第346摩托化步兵师驻守坎大哈、法腊一线,另有1个歼击机团驻守坎大哈。

通过调整部署,苏军完全控制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在四个主要地区,苏军共建立起24个大战区和101个小战区,每个师的防区达20万平方公里,每个团的防区达7—8万平方公里。在莫斯科眼里,阿富汗战争似乎应该到此为止。

自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扑灭“布拉格之春”后,苏军的闪电战术又一次发挥了巨大的效用,近10万的阿富汗政府军不堪一击。现在,出兵阿富汗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轻而易举地完成了,第二阶段即将拉开序幕——清剿阿富汗穆斯林武装。阿富汗的一部分次要城镇和大部分的农村地区还被穆斯林武装和独立的当地部族武装控制着,其中包括由巴基斯坦和伊朗支持的穆斯林武装力量。不过,勃列日涅夫对此估计乐观。他认为,消灭阿富汗穆斯林武装不会耗费太长的时间,“此事将在三到四周内结束”。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也说:“这只需要一个月,我们很快就会完成一切并迅速离开。”

下一步,勃列日涅夫考虑的就是从阿富汗撤军。

新年刚过,勃列日涅夫主持召开了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他在会上正式表示,他对苏军第一阶段作战的进展情况感到满意;在第二阶段作战中,苏军应继续坚持第一阶段的作战方法,继续发扬第一阶段的作战精神,速战速决,尽快结束这项神圣的任务。另外,照当前的形势来看,卡尔迈勒似乎已经在各主要城市确立了统治,在适当的时候,苏军可以撤出一部分。

对于撤军的提法,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等人表示不同意。他们指出,眼前提部分撤军问题,条件还不成熟。要等到卡尔迈勒政权足够强大才能考虑这个问题。战争刚刚结束了第一阶段,现在撤军,这将严重影响苏联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