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离去与归来(第3/12页)

“有根啊,爹知道你的意思,你能这样想,爹还觉得高兴,这是说你们都长大了。但是朝鲜战争和你们想到的、听到的不太一样。有根你说得没错,这仗还在天天打,板门店一天谈不拢,这仗就要打下去,有的战斗还打得非常残酷,象上甘岭……唉,比我们在三所里还要残酷,在那个山头上,和敌人同归于尽已经是普遍现象了。

“志愿军是需要补充新的部队,但是换防工作今年已经完成了,38军已经撤回来休整了。而且据我所知,咱这边没有征兵的政策,后续兵源已经在西南军区解决了。在三八线上,咱们已经有一百多万军队在那里守着。儿子啊,为毛主席和新中国出力,不一定非要去战场上,你们已经上了学,是文化人了,该想想文化人的事情。

“你爹打了一辈子仗,并不是愿意的事情——这你娘知道,当年打鬼子,是被国民党抓去的,说到底那也是保家卫国,可就是不愿意,庄稼人没人愿意打仗,可这一打就是八年,然后打内战,又是四年,出生入死十几年,提心吊胆,还就是为新中国打仗是打心眼儿里愿意的。在朝鲜,别管原来是什么部队,都不藏着掖着,那是英雄遍地啊,你爹这个二级英雄不算个啥……

“你爹啥文化也没有,除了种地,也就只会打仗了。现在残废了,仗也打不了了,连力气活都干不了了……爹打仗也不是稀罕当官发财,过去是不得已,现在是为了你们,为了让你们别再受俺和你娘受过的罪……如今爹总算完成任务了,党和人民都肯定你爹做的事儿了,如今也看着你们长大成人了,朝鲜那边虽然紧张,但是也不象去年那样了,美国人也打累了……你报国心切这俺晓得,可是毛主席和志愿军没有在咱这里征兵,说明国家还用不上你们过去,你和有盼应该好好学习,琢磨以后的事情哩……”

“爹,俺读书不是块料,有盼儿他老笑话俺笨,老师们也说俺不开窍,俺还是想参军,就是不打仗,守卫边疆也是好的哩。”

“你个死娃子,你爹的话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志愿军现在用不着你,等用得着你的时候再说。”翠儿重重地捶了有根一下说。

“反正俺要参军,读书没啥意思,有盼儿读书好,他当文化人,俺喜欢参军,不打仗也要参军去……”

话说到这里,老旦和翠儿拿这个倔小子是有些生气了,可二人心里清楚,参军仍然是这个年代最为光荣的事情,当爹娘的如果公然拦着自己的儿子去参军,这名声可不好听,别的村还有为这事情闹出反革命的。二人一时都不再说话。有盼见有些僵,就说话了。

“爹,娘,其实俺觉得吧,俺哥去参军挺好的,他念书不成,俺倒觉得他天生就是当兵的好材料,俺班里体育课数他最好,长跑最快,这不正符合当兵的条件么?照爹说的,他当了兵也不一定就去打仗,说不定就是在后方驻防备战十几万人么?等俺哥过去了说不定战争也结束了。所以俺说啊,让俺哥去参军,那是他的前程哩!俺两个一文一武,咱家不正是文武齐全么?你们还担心个啥?”

有盼的话让老旦煞是惊讶,二儿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聪明了?竟然有了这么清晰的判断能力,真是今非昔比,想当年自己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可没有这个脑子。但是即便有盼的话再有道理,也不能随便就答应有根去参军,他甚至无法接受这个孩子离自己远去,他觉得这是自己厮杀半生应该享受的一份殊遇,孩子虽然个子高了,胳膊腿的粗壮程度远比自己当年要强悍,可即便如此,他骨子里还是个孩子,怎么说也要再等等。

“嗯,有盼的话有些道理,有根,爹以前说过,你要参军去,俺不会拦着你,但是你要听俺的安排,俺给你安排好了你再去成不?朝鲜战场上你爹当年的战友和首长有不少,给你安排个能出头的地方去。爹刚回来,身体还不太好,你先别急着参军打仗,先照料照料家,等爹的身子硬气一点了,爹带你去部队,成不?”

有根的嘴原本已经撅成了饭铲,听父亲这样说,嘴唇总算缩了回去,高兴地去炕炉子下面加柴火去了。翠儿无可奈何地摸着炕沿上的一处缺口,喃喃地说:“老的好容易盼回来,还是个破坏身子,这小的又跟上了,就不得个安生,俺这是欠下哪辈子的操心债啊……”

老旦在昏暗的油灯下看见,女人的脸上,几串泪水已经串珠儿般地滑落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谢有根去参军并没有等到他爹的安排。没过几个月,有盼从学校跑了回来,说哥哥去参加志愿军了,一只部队的征兵队正好从县城里路过,好象也在县里和学校里临时招兵,有根都没和学校打招呼,只跟自己说去部队那边看看,就这么去了,没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