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新计划(第2/6页)

新防御体系中第一道真正的防御线离后方相当的远,大约在碉堡群后1英里(约1.6公里)的地方,这样敌人的迫击炮和轻型炮火就轰击不到了。第二道防御线再往后1英里(约1.6公里)远,后备部队所处的地方比第二道防御线还要接近后方,这样敌人的大多数炮火就难以造成威胁。一旦前方出现机会,后备部队可以随着发动反攻。于是,新防御体系很有弹性,其设计目标是把敌人吸引进几英里深的屠杀带,此时的后备部队已经全无传统后备的含义,而是一支打击力量,一旦发动进攻的敌人出现力量衰竭的情况,后备部队马上出动最大限度地攻击敌人的弱点。

这就是鲁登道夫为西线制订的1917年作战计划。这个计划有许多优点,但是存在一个短期风险——协约国有可能在德军撤退中发动进攻。这个风险很大,所以鲁登道夫也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命运干预才催促鲁登道夫下定决心。

2月初,德国人截取了一份从意大利外交部给彼得堡的电报,解码后才知道这是一份重要电报。这份电报给了德国人一个坏消息,不过这个坏消息并非意料之外:英国人和法国人准备在西线发动进攻。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攻,比索姆河战役还要大,有100多个步兵师参战。但是,这份电报也告诉德国人一个好消息,一个确实很好的消息,这次大进攻不会在4月份之前展开,这给德国人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德国人不仅能完成建筑新防御工事的任务,还能完成调兵遣将的任务。德国人甚至有时间培训士兵如何使用新的防御体系。2月4日,鲁登道夫命令开始撤退,大规模的撤退行动实际上是5天后才真正开始。

兴登堡战线成形后,人们发现“战壕战”这个词太粗陋,难以与可怕的兴登堡战线相配。兴登堡战线以战壕开始,但是战壕里没有士兵把守。战壕有10英尺(约3米)深,12英尺(约3. 5米)宽,是坦克的陷阱,是步兵可怕的障碍。战壕后,大约有5行带刺的铁丝网,每行铁丝网都有5英尺(约1.5米)厚,两个人那么高,行间距有20码(约18米)。其后是碉堡,每个碉堡中有两挺机关枪。在碉堡之后,就是第一道防线,它给予进攻之敌火力打击,这道防线比碉堡要危险多了,因为它由地下的蜂窝状的暗室、暗道组成,上面覆盖着7码(约6.5米)厚的泥土,大炮也难以将其摧毁。再往后,在敌人的炮火轰击不到的向后倾斜的山坡上有两排大炮。至此,防御战的水平被提高到一个新层次。这样的防线几乎没有弱点。这个设计表现出鲁登道夫的惊人之处,他有宏大的抱负,充沛的精力,隐藏着巨大的野心。这个设计还反映出他的特征,他胆敢让整个德意志帝国服从他的意志。

英国、法国把进攻拖延到4月,直接为德国实现其新防线提供了条件。

协约国1917年的战争计划的策划过程与1916年的策划过程类似:在霞飞尚蒂伊的城堡中汇集大量协约国军队的高层指挥官,这些将军们渴望恢复攻势干掉德国人。这次会议于11月15日召开,英国、法国、俄国没有花费多少力气就同意同时展开进攻。他们还同意进攻从5月份开始,这样风雪不会影响东线的作战,意大利军队也容易跨越阿尔卑斯山。法国将军罗伯特·尼韦勒此时已经是巴黎的公众人物,凡尔登战役最后阶段的英雄,他提出舍曼代达姆进攻计划,时间是2月份,但他的计划被众人搁置在一边。

这次战争策划会议又重复了前一次会议的失败,究竟英国军队应该在何处发动进攻,指挥官们没能形成一致的意见。像过去一样,黑格想在佛兰德斯发动攻击,地点就在伊普尔老战场,目标还是夺取比利时的海港(皇家海军的心爱目标,具有不可争辩的战略价值)。霞飞再一次要求英国的重心向南移,接近或者就在索姆河老战场。霞飞的意见再一次胜出,原因还是法国承诺提供大部分进攻的兵力。不过,会议还是存在一些细节争执,这些细节将会拖到未来才做决定。将军们基本上对会议结果满意,即使是黑格也感到乐观。当时还担任战争大臣的劳合·乔治到达尚蒂伊的时候,讨论已经接近尾声,会议已经形成决定。劳合·乔治已经嬗变成英国最坚决的好战者,拥护不惜任何代价获得战争胜利。但是,他此时对西线的伤亡情况感到惊骇,他认为这么高的伤亡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值得,他非常不满意。当他发现军界人士没有能力提出任何有别于过去打仗方式的新建议时,他变得狂怒不已。他认为这些人还是在紧紧地抱着“不可避免地导致灾难的遗产”。然而,此时此刻,他无可作为。

在年终前的6周时间里,局势发生惊人的变化。劳合·乔治成为英国的首相。霞飞倒下了,罗伯特·尼韦勒取而代之。突然,尚蒂伊会议的决定不再有重要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