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尼韦勒的进攻(第3/8页)

从纯兵力角度看,优势完全在法国一方。尼韦勒有3个集团军一共53个师,大约120万人,这三个集团军都投入最初的进攻之中。但是,其中有27个师被用为“大规模机动”作战,一旦有突破口,这些部队就要冲上去扩大战果。为了应付这种进攻,德军在舍曼代达姆附近安排了21个师,另有27个师用作反击力量。德军自1914年就占领着这道山脊,知道它的每一寸土地,有两年半的时间根据需要修建防御工事。德军的指挥官是皇储威廉,他和参谋官们都熟悉尼韦勒在凡尔登的进攻招数,他们有一个冬天的调整时间适应尼韦勒的战术。此外,德军占据着制高点。

法军派出120辆新坦克,结果毫无战果。德军制定新的战术规则,每一个炮位必须有一门炮对进入视野的坦克予以轰击。这个战术的破坏性极强:第一天就有52辆法军的坦克被炸成碎片,另有28辆被炸坏。剩下的坦克,如果没有陷入德国人挖的壕沟,也陷于泥沼之中了。

天气对德国人有利。法军发动进攻前的夜里就开始下雨,然后变成雨夹雪,这几乎是一种在当时的季节不可能的天气情况。在许多地方,法军没能够靠近目标。在有些地方,法军以英雄般的气概付出巨大牺牲前进了2.5英里(约4公里)。一名法军坦克军官写下自己看到的进攻:“一场暴风雪横扫我们的阵地。我们第一批伤员从前线下来了,他们来自第八十三步兵团。我们围住他们,他们告诉我们敌人的阵地很坚固,敌军拼命抵抗。有一个营确实抵达科尔尼耶山顶,这也许是我们见到过最勇敢的行动,但是该营士兵大批被杀,也没有能够抵挡住德军的反攻。一个胳膊吊起、额头有带血绷带的伤员坐车驶过我们的时候大声叫道:‘德国兵仍然把守着格锐森林,我们用手榴弹攻击他们。’

“一个没有了钢盔的中尉,穿着破烂的军装,胸部受伤,缓慢向我们走来。

“‘你们坦克应该跟着我们。我们看到完好无损的铁丝网。如果情况不是那样,我们就能向前走远了,不必在铁丝网前面厮杀。’

“‘我们走不动,’一名拿步枪拐杖的活泼下士叫道,‘有太多吼叫的机关枪,我们没有办法对付。’

“‘德国兵知道我们要在此地发动攻击,’那个中尉继续说,‘他们的战壕塞满了兵。’”

法军向前推进的距离由德军大防御体系决定。中午时分,德军从后面调动后备部队和轻型炮向前移动。当时已经遭受猛击的法军处于疲惫之中,又一次遭受打击,不得不后撤到早晨的出发点。一天战斗结束后,法军平均向前推进了1公里(尼韦勒估计第一天法军能前进10公里)。法军的规模机动部队没有机会出动。索姆河战役的战况再次出现。

第二天,尼韦勒再次发动进攻,分两路以钳形之势出击。一支部队向东北方向运动,谋求与另一支发动进攻的法军部队合拢。战斗结果是彻底失败,法军的进攻力量先被德军防御体系吸收,然后德军发力将法军逼退。曼京指挥钳形攻势的另一支,向西北方向推进,取得了进展,占领了几座重要性不大的村庄,但是,曼京无情的进取心也无法阻止法军的败落,最后也被赶回出发点。法军被打乱了。尼韦勒不断做计划,取消计划,再计划,他的大规模机动计划处于不断调整之中。等待中的法军士兵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准备去死的紧张后,变得身心交瘁。

战争部长潘勒维在4月19日再次干预,试图阻止尼韦勒继续进攻。尼韦勒为了使计划获得批准而答应,如果在48小时内没有突破战果,他就停止进攻。潘勒维拒绝这个要求。第二天,尼韦勒发现他的前线部队处于崩溃的边缘,士气和弹药都处于危险的低点,懊恼的他决定暂缓进攻。稍后,4月21日,出现一场新变化。曼京的前锋部队是来自非洲的精英部队,士兵们高喊:“和平!结束战争!让那些对战争应该负责的人死去吧!”军官们感到震惊、窘迫。其他部队的士兵一起酗酒,拒绝上前线。

4月25日,大量谣言涌现巴黎,谣言中的法军伤亡比实际伤亡数大了许多。总统普恩加来命令停止在舍曼代达姆的进攻,从而羞辱了法军总司令。尼韦勒则以极不光彩的方式回应。他谴责曼京进攻失败,撤销了曼京第六集团军司令一职。然后,他开始谴责米歇勒。米歇勒从一开始就认为尼韦勒的进攻毫无希望,并且不顺服尼韦勒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尼韦勒的指责,愤怒的米歇勒以蔑视的口吻予以毁灭性的回击。“我从来没有停止警告你,你竟敢让我对失败担责任?”他质问道,“你知道这种行为叫什么吗?叫怯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