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错误酿成的悲剧(第3/3页)

尽管他们前一天夜里过得十分凄惨,肚子都填不饱,接下来的战斗也很艰苦,但是面对拉海圣庄园,战士们的士气仍然十分高涨。当天早晨,当拿破仑从第28线列团走过的时候,迎接他的是“士兵们主动向他致意。他们表现得十分狂热:头盔、军帽、便帽,全都用军刀和刺刀挑得老高,人人疯狂地高呼‘皇帝万岁’”。18前一晚,拿破仑皇帝是在盟军驻地以南大约6.5公里处的乐卡尤的一个农场上度过的。早上起来,让他松了一大口气的是,他发现威灵顿并未在黑暗的掩护下悄悄溜走,而显然是准备要在蒙圣让的山坡上进行一场战斗。凌晨,拿破仑一直待在室内,凝视着外面的雨水,看着自己的部队相继抵达。他的随从古尔戈将军告诉他说,地面太湿了,无法立即发动袭击。皇帝随后骑在马背上侦察了战场,古尔戈后来回忆说,皇帝一直往前走到“随扈的散兵已经来到拉海圣庄园的对面了”。19拿破仑显然十分关心那里的情况,他派工兵统领哈克索将军前去调查盟军中央部队。哈克索回报,没有看到任何地面防御工事——事实的确如此。他可能未将盟军在狂乱中对农舍进行的无效加固看在眼里。20拿破仑并不怎么担心普鲁士人,他认为他们正在加速向东撤退,因为格鲁希元帅率大军正在他们身后紧追不舍。他担心的倒是威灵顿公爵仍然有可能从他眼前逃走。为此,拿破仑不能浪费太多时间调动部队,例如对西边的盟军进行侧翼包抄。相反,他计划通过正面攻击与威灵顿一决高下。他手上可供调遣的兵力约有74 000人,略多于威灵顿军队的68 000人,而且平均而言,其兵员战斗力也比威灵顿的强。

上午11点,拿破仑向内伊元帅下达命令,即将在战场中央指挥法军主攻行动的就是内伊。21皇帝并未制订详细的作战计划,因为他还不知道盟军的具体部署。于是他计划让雷耶的第2军团在霍高蒙特对威灵顿的右翼进行试探性攻击,意图拖住其兵力,以迫使公爵出动部分后备部队。之后再发动主攻:由埃尔隆伯爵的第1军团直击盟军中央部队,从左侧开始,沿着蒙圣让的坡地一直向右侧展开。一旦威灵顿使出后手,皇帝计划也投入自己的后备部队,如有必要,帝国卫队也可以出动。拿破仑的期望是,主战场上的战斗一旦打响,其部队在机动性上的优越性将压制动作笨拙的对手,赢得最终的胜利。22然而,要实施这一战略,就必须迫使敌人离开他们在高地上驻扎好的阵地,离开他们加强防守的农舍。

因此,法军的作战计划的主要焦点放在了盟军的中央部队上,拉海圣庄园是其重中之重。说不清拿破仑是否知道这座庄园叫什么名字,23但是于他而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皇帝指示要占领“蒙圣让那个村子(原文如此),以便夺取那个地方的十字路口”,24他这样说,指的只能是拉海圣庄园。在这一点上,埃尔隆自己的回忆也是绝对明确的。他写道:“第2军团必须夺取霍高蒙特的农场,第1军团则必须占领拉海圣庄园,这座庄园位于通往布鲁塞尔的公路上。”25整个军团中唯一的轻步兵团第13团奉命攻占拉海圣,其工兵连队则受命加固该农舍的防御工事以对抗盟军的反击。26除此之外,对于夺取农舍一事似乎没进行过什么认真的考虑。拿破仑可能认为,埃尔隆大规模纵队的力量足以使该庄园直接沦陷,他可能希望占领山脊,随之从侧翼包抄庄园,这样就能迅速打乱驻守此地的盟军的阵脚。可能是因为大炮和炮弹数量有限,同时由于此地具有地面下沉的现象,击中目标难度较大,因此为避免浪费资源,进攻之前并未预先对该庄园进行炮击。他得到的关于拉海圣庄园的资料肯定是不完善的,因为从他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庄园的一部分,而且由于敌军部署的散兵哨位,他所有的情报人员,包括哈克索将军在内,没有人靠近该庄园。不管怎样,没能对攻占拉海圣进行更加充分的准备,这在未来的几个小时中会让拿破仑和他的士兵们付出高昂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