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立业(第2/3页)

杨云买礼物一共花了十五贯。

礼物中既有蜀绣、苏绣和蜀锦、云锦等绸缎,还有青城山老腊肉、桂圆干、竹笋和竹荪干、牦牛肉干等蜀地的土特产,同时奉上的还有一匣子大概两贯铜钱,点明送给姐姐杨玉环。

他让何五六捎去一封信,在信中表明自己在蜀地拜入仙人门下,修习道法,后得恩师点拨到什邡县相助官府大破南蛮,拿到汉州乡贡的学位,再得剑南节度使王昱的赏识到成都相助制造火符咒取得金川大捷……

杨云本想夸张去写,但等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才发现,即便无须夸张都足以让杨玄璬惊掉下巴。

他在信函中表明前来洛阳的目的,是奉师命到洛阳打头阵,置办产业,接下来还会在洛阳参加来年春闱,也就是每年常科进士科的礼部试。

在信的末尾,杨云感激杨玄璬几年来对九姐杨玉环的照顾。

因他到洛阳举目无亲,希望能得杨玄璬的扶持,送上薄礼作为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同时还给九姐杨玉环送去两贯胭脂钱,表明自己回头会上门拜访。

……

……

何五六去了半天,把杨云交待送礼的事完成,回来后对杨云越发恭敬。

何五六描述了送礼的过程。

杨玄璬作为河南府士曹参军,官品不高,只有从七品下,但掌津梁、舟车、舍宅、百工众艺等事,作为东都管事,洛阳皇城内很多屋舍、舟船、马车、銮乘都由杨玄璬负责监督制造,属于典型的官小权力大那种。

杨云本来对于杨玄璬的职司不太了解,经何五六把杨玄璬的排场一说,心中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刚开始何五六将拜帖投递进去,衙内无人理会,每年到衙门来送礼的人很多,给杨玄璬送礼的不在少数,又非达官显贵前来送礼,无人接待乃是常态。

何五六等了半个多时辰,突然里面有人出来传话让他进去,不但把礼物送进了衙门,何五六还见到杨玄璬本人。

杨玄璬得知兄长在世的儿子到了东都,还派人来送礼,选择亲自接见何五六,把信函看过后连发感慨,大概意思是兄长后继有人,表示会把杨云的心意带给府中人,尤其是杨云给杨玉环的两贯钱会悉数转交,择日会邀请杨云过府吃一顿家宴。

“杨小官人,您可真有面子,让小的也跟着沾光了,小的以前就没见过这么大的官。”何五六说话时腰杆挺得笔直,似是觉得自己进衙门跟官员说话很风光。

杨云对于杨玄璬热情的态度颇有几分意外。

杨云心道:“就算杨玄璬顾念兄弟情谊,但没理由如此眷顾落罪兄长的孩子啊……见到我信函后他表现出如此礼重,只能说明我那个九姐实在太优秀了,可能杨玄璬已准备利用杨玉环的才貌无双,去谋求政治上的利益,爱屋及乌之下,才会对我表现出好脸色来。”

“还有便是可能他未料到我在蜀地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跟了仙人学艺不说,还成为剑南节度使的座上宾。”

杨云对于这次的接洽很满意,甚至超过他心中预期。

杨云打赏了何五六二十文钱,何五六说什么都不要,这跟之前他贪财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能给杨小官人做事,那是小人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以后您有何吩咐,只管派人知会一声,小的随叫随到。”

何五六说完直接奔门外而去,果真不要杨云给的赏钱。

杨云心道:“这家伙也就二十出头,年岁不大,但很有眼力劲儿,知道跟着我做事有好处,细水长流。”

……

……

跟杨玄璬取得联系后,杨云并未着急再去投拜帖,约定家宴时间。

他这会儿要赶紧把酒肆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工坊那边也需要招揽工人,这次有了何五六大力相助,事情非常顺利,只五天时间就已完成全部准备工作。

此番杨云总计花费约在十贯左右,毕竟房租是月付,房屋修缮也只是修修补补,请工人更是花不了多少钱,至于酿酒的材料主要是粮食和酒曲发酵物等,也不需一次采购太多。

洛阳有一点好处,那就是非常接近后世的商品社会,在这里只要有钱就一定能买到东西,这比成都都要好上不少,在成都还存在以物易物的情况,但在洛阳基本不会涉及到物品之间的交换,商品基本是明码标价。

甚至于还有了期货的概念,花了钱可以订购尚未出产的货物和材料,洛阳陆运和水运都很发达,很多外地的货物在交了订钱几天后就能运到。

酿酒工坊已经开始着手酿造低度数的粮食酒,酿酒中的发酵过程很是麻烦,但有章程可抄,因为这时代酿酒已不是什么专利,甚至普通百姓家也都懂得酿酒流程,略微培训便可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