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古今道理不一样(第3/3页)

来到大唐这么久,他多少也有些了解了唐人的习俗。作为庄主,即便不是任全的主人,对方行礼,他也不能随便还礼。否则,就不仅仅是让旁观者感到别扭的事情了,还会让对方认为自己对其极为不满,准备想方设法施加报复!

而那任全,谢过了张潜之后,却没有立刻去执行后者的委托。而是上前半步,非常认真地提醒:“少郎君,请恕属下多嘴。今天下午的事情,属下已经听人说过了。属下以为,如果是因为管家带着家丁去催债,就开革了他,可能,可能有失妥当。”

“他哪里去催债?他分明是直接奔着别人家的牛去的!”头上的酒意已经散掉了一些,张潜已经不像先前那样恼火。然而,作为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他依然接受不了逼债之时不择手段。

在他上中学之时,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经济明星,曾经风靡一时。随后就因为复利陷阱和逼债不择手段出了人命等丑闻,整体遭到世人的唾弃。

当时正值青春期的张潜,也曾经追随网络上的时髦,聪明地认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那些被债主逼得家破人亡者,大多数都是咎由自取。然而,刘姨只用了一句话,就点醒了他。

“他们再笨,再蠢,再坏,都不是别人可以随便坑害他们的理由!”刘姨当时看着年少他,眼睛里隐约竟然露出了几丝失望。就像母亲看着突然开始学坏的儿子。

那个眼神,深深地刺痛了张潜。让他这辈子都无法忘记。让他在那之后,看到了再多的黑暗,都不敢那些黑暗,都天经地义。

“可是,如果他不施加任何惩戒的话,其他佃户,就可以效仿王家,都找理由拖延佃租。”知道张潜心地善良,任全想了想,小心翼翼地继续提醒,“虽然您家大业大,不在乎这点儿佃租。可口子一开,佃户们就会认为您软弱可欺。他们这次不交佃租,下次就敢去白拿桑田里的桑叶。紧跟着,就会打仓库里粮食的主意。反正借了,都可以不还,不借才是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