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历史的尘埃(第2/4页)

“寺院接受捐赠,根本没有账本,你让官府拿什么去收税?”难得又能为张潜指点一次迷津,张若虚翻了个白眼,脸上表情好生骄傲,“至于佛田缴赋,和尚们又不自己种地。官府收多少,和尚们就将田赋转嫁到佃户头上多少便是。寺院到了秋天,一斗米的损失都不会有。还不如提高度牒价格,好歹还能让和尚尼姑们,先缴纳上一笔钱来!”

“啊?”没想到自己精心考虑的抑制宗教泛滥之策,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张潜顿时就没了精神。而张若虚,却怕他受挫之后,失去了进取之心,少不得又在旁边笑着安慰:“你没在地方上历练过,所以缺乏经验,说话时难免有些想当然。等有空四处去走走,了解一下地方上的风土人情,自然就能补上这个短板。”

话音未落,又忽然觉得这么说,好像是在诅咒张潜要被贬谪去地方,赶紧又笑着补充:“我的意思是,在长安做官虽然有诸多好处,眼下圣上对你也颇为器重。但是,大唐的宰辅和六部尚书,却很少有未经历地方历练,就直接升任的。你若是将来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趁着年轻去地方上做一任刺史,或者上州别驾才好。手头有了治理地方的经验和政绩,回到朝堂上说话才会有分量。”(注:下州刺史,一般为正四品下。上州别驾,是从四品上。少监是正五品。)

这,就是真的拿张潜当自己家晚辈,才会不避嫌疑地指点他官场沉浮之道了。否则,寻常亲戚朋友,谁肯如此推心置腹?!

而张潜,虽然听得似懂非懂,心中却没来由地涌起了一股退意。朝廷这么乱,皇帝也没担当,真不如离开长安,找个远离是非旋涡的地方安安心心苟着。苟到李隆基做了皇帝,再想办法回来一展身手。

但是,转念又想到自己只剩下两年多时间,去将杨青荇从陪嫁的队伍中解救出来,他又迅速将这股退意给压了下去。

自己刚来大唐之时可以苟,刚刚当上主簿的时候,也可以苟。但是,现在自己却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了,该有的担当,总得拿出来。

爱情的魔力就在于此,总是在需要的时候,给年轻人提供源源不断的斗志和勇气。前后不过是短短几个呼吸时间,张潜的眼神就亮了起来,整个人也又显得生机勃勃。

张若虚却被他身上突然迸发出来的英气,给吓了一跳。赶紧又在旁边低声告诫:“凡事都是欲速则不达。佛门经历这次打击,至少好几年缓不过元气来。你没必要追野狗入穷巷,逼得他疯狂反噬。”

“多谢世叔!”发现自己无意间露出来的斗志,引起了张若虚的误会,张潜却无法澄清,只好收拾了一下纷乱的思绪,笑着向着对方轻轻拱手。

“朝中那么多仆射、尚书,都不想着一战而竟全功。你一个军器监的少监,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冲在最前头?”唯恐张潜年轻气盛,非要以一己之力去单挑整个佛门,张若虚又迫不及待地劝说。

“我不是非要冲在最前头,我是怕那群和尚没占到便宜,不肯善罢甘休!”张潜身边根本没有一个可靠的谋士,所以只能把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向张若虚这个不怎么靠谱的长者请教。

张若虚立刻瞪圆了眼睛,连连摇头,“佛门不肯善罢甘休?怎么可能!此番你斗法大获全胜,和尚们在没找到破解你师门秘法之前,哪还有胆子再主动招惹你?!”

“斗法?我什么时候跟和尚斗过法?”张潜被说得满头雾水,反问的话冲口而出。

“那毁了法坛的火流星,不是你施展秘法招来的么?!”很是不满张潜对自己装傻,张若虚看了他一眼,皱着眉头反问。“你别告诉我,那火流星真的是老天自己降下来的,还不偏不倚,正砸在了法坛上!”

“和尚们在法坛里,藏了大量猛火油!当日风大,有可能吹倒了法坛中的蜡烛。”发现自己不小心又踏上了神棍的道路,张潜连忙低声解释,脸上的表情,比刚刚到大唐,自己被误会为“仙师”之时还要认真。

“火流星不是你施法招来的?那邸报上怎么写了火流星?”张若虚将信将疑,眉头依旧皱地紧紧。

“我很怀疑,是有人看错了,误导了朝廷!”张潜分明记得自己在开炮之前,已经让郭怒派遣家丁带着细犬去搜索庄子周围,驱赶走了可能存在的暗桩。却不敢保证,当时没有任何外人看到陶罐从炮口发射出去后,带着引火线掠过半空之时所形成的暗红色轨迹,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补充。

张若虚仍旧将信将疑,却不想继续刨根究底。笑了笑,非常体贴地说道:“这话,倒是说得通!但是,你最好多做一些准备。虽然朝廷的邸报说,那火流星是从天而降。但相信是你施展墨家秘法招来的,大有人在。这几天朝廷忙着安抚人心,谁也顾不上来问你。可等把人心安抚差不多了,估计就该有人来问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