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高粱红了(第3/4页)

“王元宝,一大早晨,你又作什么妖呢?!”郭怒恰巧赶过来与张潜见礼,看到王元宝抱着口大瓮爱不释手的模样,忍不住低声数落。

“不能给他们,少监,你当时说过的。要我的琉璃作坊试着制造墨石坩埚,制成之后,让郭署正,任署正和王主簿,都从我这里订!”王元宝最怕的人就是郭怒,然而,今天忽然胆子变大,抱着石墨坩埚连声强调。

“什么,这口大瓮是墨石烧成的。你真的弄出来了?”郭怒也顾不上再打击他,一个箭步窜上前,双手托住了瓮底儿。

“看可以,不准拿走。你以后想用,必须得花钱来买,咱们亲兄弟,明算账!”王元宝胆子暴涨,继续高声强调。

“亲兄弟明算账!亲兄弟明算账!”郭怒答应得毫不犹豫。

不多时,任琮和王毛伯,也从临近的作坊闻讯赶来。大伙围着黑乎乎的大瓮,都啧啧称奇。

墨石耐热性好,大伙都一清二楚。然而,如何将黏土和墨石粉混在一起,烧成能用的丹鼎(坩埚),大伙却全都没摸到半点儿头绪。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材质,加水混在一起之后,要么黏度太差无法捏合,要么烧制时开裂变形,几乎没有顺利出炉的可能。

“火候,烧窑的时候,要控制好火候。先用柴碳烘,烘干,然后再小火焖烧。最后再加大火力,用焦炭。”趁着张潜也在,渐渐从激动中平静下来的王元宝,开始得意洋洋地介绍经验,“另外,就是配方,除了黏土,墨石,我还加了……”

“行了,你回去之后写出来给我,包括配方和流程。但是,不要再告诉任何人。”张潜轻轻拍了他一下,笑着打断,“今后其他作坊用到石墨坩埚,全从你的琉璃作坊买。每卖掉一只,扣掉本金之后,你提半成做专利。”

“哎,哎!”王元宝喜出望外,连连点头。待听到自己有半成专利之时,又赶紧拼命摇头,“少监,不敢,少监,我真的不敢。配方最初是您提出来的,我,我做的全是力气活。我已经拿得够多了……”

“我只是说了个大致方向,具体配方,还是你摸索出来的!”张潜笑了笑,再度打断,“要你拿,你就拿着。别为了跟我客气,子路受牛,你没听说过么?”

王元宝虽然是商人出身,却博闻强记。立刻明白了,张潜想要让发明者享受专利之事成为定例。咧了下嘴,用力点头,“那,那我就不跟少监客气了。我,我家里孩子多,得给他们存钱娶媳妇。”

“行了,别捡了便宜还卖乖了!”郭怒笑着抬起手,狠狠拍了王元宝一巴掌。却不料,王元宝被吓得手一松,石墨坩埚失去控制,直接掉在了地上。

“叮,当当当——”伴着一连串的脆响声,石墨坩埚在地上跳动震颤。登时,让郭怒和王元宝两个追悔莫及,额头上瞬间就冒出了冷汗。

幸运的是,一直到手疾眼快的王毛伯将坩埚重新拎起来,坩埚表面,依旧没出现任何裂纹。当即,又令王元宝喜不自胜,擦着冷汗,低声叫嚷:“娘咧,吓死我了。好在没摔碎,否则,我根本不知道,几时能够烧出第二个来!”

“啊——”众人愣了愣,这才明白,王元宝的成功,完全属于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忍不住纷纷摇头而笑。

琢磨过新产品的人都知道,只要记住了配方和制造流程,有第一次碰巧成功,就一定会有第二次。以此类推,就会有第三,第四,乃至第无数次。所以,大伙丝毫不担心,王元宝造不出第二只石墨坩埚来,并且都愿意给他足够的时间和各种力所能及地支持。

连日来盘旋在张潜头顶那朵无形的黑云,也随着大伙的笑声迅速消散。

他知道自己没能力去救李显的命,也没能力,阻止李显在死亡的威胁下所做出的那些谋划。

他知道,李显不是圣人。而无论是谁,像李显那样,经历过亲生母亲的陷害和亲生儿子的背叛,品尝过做傀儡的感觉和随时被废黜的恐慌,想必也不会轻易再相信任何人,除了曾经跟他同生共死过的韦后!

他知道,自己不是天命之子,无法虎躯一震,让天下英雄纳头便拜。他知道,自己也非宰相之材,无法随手写出一篇文章,就让大唐当做国策。

但是,他却已经看到了,因为自己的出现,大唐在一点一滴地改变。身边这些人的命运,也将与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的他们,大不相同!

人力有时而穷。能让自己周围这些人的命运变得越来越好,已经让张潜感到满足。至于大唐,水车已经沿着渭河南岸铺下去了,大唐还会是原来的大唐吗?

“师兄,我今天来找你,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看出张潜心情好,郭怒赶紧凑上前,笑着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