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业火(第2/4页)

郭元振不敢继续想,每次想到这儿,他眼前就是一片血光!为了让自己宽心,他努力推测最佳结果,张潜运气爆棚,抢在娑葛派兵回援之前,击败叶护摄图,拿下姑墨!那样的话,龟兹之危就彻底解了,娑葛的覆灭,就指日可待了。但是,张潜和鸿儿,以及二人所带的那三千弟兄,恐怕全都要有去无回!

发了疯的娑葛,肯定会不顾一切回扑姑墨。而为了保证城里的粮草辎重不再度落入娑葛手中,张潜肯定会选择死守。而牛师奖为了避免被围点打援,未必能够及时率部赶过去相救。周以悌和阿始那忠节都是娑葛的手下败将,肯定没力量相救。至于自己这边,从疏勒到姑墨,有八百多里远,即便现在出兵,都未必来得及……

“大帅,大帅,马,马!是信使,是咱们的斥候!咱们的斥候和张潜的信使,一起回来了!”正心里揪得难受之际,忽然间,郭元振感觉到自己的肩部被人用力拍了一下,紧跟着,掌书记荀颍达的声音,就传入了他的耳朵。

“在哪?”郭元振激灵灵打了个哆嗦,用手一边揉眼睛,一边努力向外眺望。

果然是自家斥候和张潜的信使,从背上高高竖起的认旗,他就能分辨得一清二楚。信使显然已经跑脱了力,需要用绳索将自己绑在马背上,才不至于掉落于地。而他麾下的斥候们,则紧紧保护在信使的身侧,宛若护着一件稀世珍宝!

“开门,放他们,不!接他们进来!老夫亲自去接!”下一个瞬间,尖利的叫嚷声,从郭元振嘴里发出。猛地一转身,不顾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他迈步沿着马道飞奔,转眼间,就来到了城门洞内。

城门,被兴奋的弟兄们推开。几名亲卫担心郭元振的安全,快步迎出城外,挡住斥候的去路。然后和斥候们一道,七手八脚地将信使从马背上抬了下来。

“大捷,大捷,我家行军长史于本月十七日傍晚,夺取姑墨州,斩杀姑墨守将摄图及其麾下一千三百余人,其余突骑施部众溃散!”信使已经累得无法站立,却依旧坚持着从背后的竹筒里,取出一份带着火漆的文件袋,亲手举到了郭元振面前。

“哪天?”郭元振身体晃了晃,差点一头栽倒。

这是他预测中最好的结果,同时也是最坏的结果。到了这一步,张潜和郭鸿两个,几乎一只脚就踏入了鬼门关。

“十七日,傍晚!”信使喘息着重复,唾液和血水,顺着嘴角不受控制往下滴。

那是三天前,不,是三天三夜之前!郭元振强行压下去心中紧张,默默推算。来不及了,事到如今,他真的做什么都来不及了,只能听天由命。

用颤抖的手,拔出横刀,割开火漆封着的文件袋,他取出里边的捷报,快速浏览。希望,自己能够从张潜送来的捷报中,看到自家儿子和那三千弟兄们的一线生机。

捷报带着明显的张氏风格,完全由数字和事实构成,不带半个华丽的辞藻。但捷报中的每句话,都让郭元振心脏抽得更紧。

姑墨城中,果然存放着大批的粮草辎重,甚至还有非常珍贵的猛火油!而张潜,果然不肯让这批物资,再回到娑葛之手。他肯定没有能力组织人手,在娑葛回扑之前,将物资运走。但是,接下来打算如何做,他却在捷报中却只字未提。

带着最后的期待,郭元振的目光迅速落向捷报的最后,一行霸气的字迹,迅速进入他的眼睛。“粮草难以为继,娑葛军心必乱。机会难得,郭总管切莫错过!”

郭元振的心脏又抽了抽,眼前阵阵发黑,随即,浑身上下一片轻松。

将文件迅速收进信封,他咬着牙,沉声吩咐:“颍达,替老夫修书给娑葛。告诉他,如果他现在解散部众,跟老夫一道去长安负荆请罪,老夫还可以保住他的妻儿和族人。若是继续执迷不悟,老夫必将尽起疏勒之兵,将他本族上下犁庭扫穴,望他好自为之!”

随即,用力挥刀虚劈,浑身上下霸气尽现。“擂鼓,聚将,兵进孤石山。老夫要跟娑葛一决雌雄!”

……

夜幕下,距离姑墨城不到五十里的阿悉言城,战马悲鸣声不绝。

中军帐内,灯火通明。白发苍苍的粟特族通译,奉娑葛的命令,将一份唐军斥候射进城里来的战书展开,高声朗读。

“尔乃蛮夷,有地不过一村,拥众不过百户。既无尺寸之功于国,又无才德服众。大唐皇帝不嫌汝卑鄙,封汝高官显爵,赐汝种子器具。乃是千金市马骨也!”粟特族通译脸色煞白,声音也越来越低“汝却,却贪心不足,得寸进尺。欲以萤火与日月争辉,豺狗,豺狗与蛟龙同列……”

“别念了,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