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你的名字(第2/3页)

不待张潜回应,他抬起手,轻拍自己额头,“我知道了,你要把自己的亲兵全换掉。三百个人,刚好能组建一个团。”

“的确要单独组建一个团,不过,不是亲兵团,而是教导团!”张潜笑了笑,轻轻摇头,“我从没有过替换亲兵的意思,虽然亲兵里边,有许多人,全身上下都是坏毛病。但是我可以想办法让他们改,实在改不了的,也可以找机会送他们回长安,继续为商行做事。”

“教导团,什么意思?”骆怀祖直接忽略了张潜后半句话,皱着眉头追问。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教导。”张潜又笑了笑,认认真真地解释,“到时候,我亲自做团长,按照自己的想法,训练他们,教他们掌握新的兵器,如手雷、火龙车,摇臂弩等。等他们学会了,再分散下去,指点其他新兵。如此,以后就可以让新兵训练事半功倍!”

“这法子好,比我刚才想的好多了。”骆怀祖又是惊诧,又是钦佩,瞪圆了眼睛连挑大拇指,“我那办法,只是每次只能训练出两个死士来。而你这办法,相当于一次就收了三百名弟子,然后徒子传徒孙,徒孙再传……”

“那师叔有没有兴趣,来做一个副团长,传授他们一些保命和杀敌的绝招。”听骆怀祖说得粗俗,张潜皱了皱眉头,笑着打断。

“我,一下子教三百人墨家绝技?”骆怀祖愣了愣,脸上钦佩立刻变成了迟疑。

保命和杀敌的绝技,他口袋里当然不缺。然而,那都是他给自己的儿孙和徒弟留着的,连妻子和女儿不打算教。如果按照张潜的要求,随随便便就传播出去,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不说,还会让人看轻了齐墨,认为他们的门槛低,本事不值钱。

“师叔不需要教全套,十几招,方便在战场上对敌就行。”仿佛能猜到骆怀祖在想什么,张潜笑了笑,低声补充,“也不用教齐墨绝技,教他们一些简单易学实用,且不担心外传的本事。等他们学会了,也好一起再去教别人。”

“嗯——”骆怀祖低声沉吟,非常不愿意立刻就作出决定。

“师叔,火铳我已经琢磨出了眉目。”张潜叹了口气,果断提出交易条件,“你帮我教弟兄们武艺,我用火铳跟你换。等你准备离开之时。你亲手教会了多少人,我就给你准备多少支火铳。”

“真的?”骆怀祖再度将眼睛瞪了滚圆,满脸狂喜。

“师叔,咱们可以对着你的量天称立誓!”狠狠瞪了他一眼,张潜无奈地点头。

“你可千万别后悔,这副团长,我当定了!”骆怀祖立刻心满意足,大笑着跟张潜击掌。

随即,又唯恐张潜笑自己贪心,红着脸,讪讪地补充,“不过师叔也不让你吃亏,肯定捡齐墨的镇门绝技,倾囊相授。先将第一批教导团的人教会了,让他们再去带徒弟。一个带十个,十个带百个。而我这边,永远只按三百人算!”

“师叔只教简单易学且实用性强的,不必教全套。”张潜笑了笑,轻轻摇头,“教导团的弟兄,不会一直留在团里。每隔几个月,就会分配下去做队正和旅率。然后再选拔一批新的苗子进教导团。这样,师叔就又能教三百嫡传。”

“那岂不是跟新训营差不多?!”骆怀祖抬头看着他,满脸困惑。随即,又大笑着抚掌,“我明白了,不是新训营,新训营是练兵的,教导团是选将的。如此,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把军中的队正和旅率都换成亲手培养出来的嫡系。妙,真妙,此法与新训营搭配起来,事半功倍!如果给你三到五年时间,你甚至可以组建一支新军!届时,突厥人也好,大食人也好,有谁胆敢不服,你就带领新军直接碾过去,保证将他们碾得粉身碎骨。”

“我的确有这种打算!眼下无论是我的亲卫团,还是从疏勒借来的那些弟兄,都已经定型了,想改变他们,太难,也不划算。”在骆怀祖这种造反专业户面前,张潜没必要隐瞒自己的真实目的,笑了笑,轻轻点头,“所以,我必须另起炉灶,训练新军。但是,想横扫西域,光凭着训练有素还不够。我还会从一开始,就对新军提出一些要求。”

说着话,他从桌子上拿出一张写满了字的纸,笑着递给骆怀祖,“这是秦墨师门传下来的一首军歌,据说是军队克敌制胜的关键。我根据大唐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改动。师叔看看,能不能读懂。如果能,教导团组建完成之后,第一课,我就会教大伙把这首军歌学会。”

“军歌?”骆怀祖愣了愣,抬手接过了写满了字的纸,目光中充满了好奇。

他本以为,是一首《秦风》,如“岂曰无衣”之类。然而,目光所及,却看到了通篇的大白话。直白到无法再直白,哪怕是五岁小孩,听上两遍,也能弄清楚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