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重锤(第3/4页)

“在下,在下,在下一直以为,杨中书是在为朝廷提携后进!”褚祔终于恍然大悟,回应声里充满了钦佩。“没想到,他竟然是在提携自己未来的孙女婿!”

“不光你一个人没想到,很多人都被蒙在了鼓里。否则,两脚狐狸,名号岂不是白叫的?”太平公主又翻了翻眼皮,声音里充满了嘲讽,“我皇兄真正的左膀右臂,一个是张仁愿,一个就是两脚狐狸。这俩人之所以都对姓张的青眼有加,恐怕与姓张的勾搭上了杨家的孙女,有很大关联。否则,大唐年轻才俊多得是,他们俩怎么可能同时看上了姓张的一个人?”

这话,说得可就实在太亏心了。除了褚祔不顾读书人的脸面,低声附和之外。岑羲、薛稷、贾膺福等人,都果断闭上了嘴巴。

而那太平公主李令月,却仍然觉得心头郁闷难消,竟然不顾身份,像个寻常百姓家的长舌妇一般,忽然低声补充:“我总觉得,张潜和张仁愿两个,关系非同表面上这么简单。你派些得力人手,去查查张仁愿跟张潜之间的真正关系。张潜前年突然就冒了出来,说是在大唐举目无亲,偏偏又姓张。而如果毫无关系,张仁愿为何又那么好心,竟然冒着被麾下将士记恨的风险,将大把的战功赠送给他?”

“在下遵命!”褚祔终于成功得到了太平公主的关注,立刻抱拳领命。

岑羲、薛稷、贾膺福等人,则以目互视,随即,纷纷低下头去,做沉思状。

外边的天气很热,阳光也很足。屋子里,却仿佛有阴风阵阵,让人的手背,脖颈等处,缓缓地起了鸡皮疙瘩。

“皇后对张潜的态度如何?”太平公主李令月的声音从半空中传来,为屋子又平添了几分阴冷。

这个问题,倒是问到了岑羲的强项上。后者想都不想,就立刻给出了答案,“圣后对张潜,倒是不像陛下那么欣赏。不过,最近张潜战功不断,而圣后初次掌管朝堂,也的确需要一些喜讯来装点门面,所以……!”

“所以,皇后想不高看他一眼,都不成了!”太平公主抢过话头,咬牙切齿。“这就是此人的可怕之处,你根本无法忽视他的存在。一旦让他羽翼丰满起来,恐怕比杨綝和张仁愿两个加在一起都难对付。”

“长公主,在下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明知道太平公主李令月心中对张潜余恨难消,为了大伙将来的共同利益,岑羲依旧认真地拱手。

李令月的眉头瞬间高高挑起,然而,她却再度强迫自己压下怒火,柔声回应:“说罢,没什么不当讲的。只要你说得的确有道理!”

“张潜此人,乃是百年不遇的奇才。”见太平公主虽然不高兴,却勉强还能听取自己的建议,岑羲心中顿时偷偷松了一口气,随即,尽量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和语气补充道:“他日如果能被长公主所用,则长公主无论所谋何事,都必将无往不利。”

“本宫曾经派人向他示好,但是他油盐不进。”太平公主李令月点了点头,悻然回应。

“有本事的人,通常眼光也会高一些。”岑羲有意无意地向褚祔所在位置扫一眼,话语中若有所指,“而长公主招揽张潜之时,恐怕也没想到,他会成长到今天这般模样。”

“本宫派人送给了他一套院子,他没肯收!”太平公主也不是绝对不讲道理,又叹了口气,脸上郁闷难以掩饰,“现在看来,本宫当时出手的确小气了一些。但本宫当时怎么可能想到他居然如此有本事,竟能够……唉,算了,不说这些,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本宫现在,即便把全部身家都给他,恐怕也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但是至少,长公主跟他,也没结下什么化不开的仇怨。”岑羲接过话头,正色提醒,“以前珍宝阁和六神商行的冲突,乃是底下人所为。在长安城中,这种事情原本就司空见惯。而那次,据在下所知,姓张的还占了绝对上风,吃亏的人是长公主。”

“此人欺本宫太甚!”不听岑羲提起当年的商场交锋则已,一提,太平公主就又火冒三丈“天下除了母后和皇兄,还没人让本宫吃如此大的亏!如果不让本宫出了这口恶气,本宫今后,又如何去折服别人?”

扑面而来的杀气,令岑羲脊背发冷,然而,他却继续硬着头皮奉劝,“长公主此言差矣!输给了六神商行的,是大食人,不是您。而您过后对此一笑了之,才更显帝女心胸。相反,如果长公主连如此小的过节都放不下,会让那些曾经得罪过您的人,全都站到对手一边。”

“他们敢?”太平公主李令月柳眉倒竖,右手本能地再度摸向了身边的兵器架子。

“反正长公主也不会放过他们,他们又何不殊死一搏?”岑羲本能地后退,声音却丝毫没有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