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燕然山(上)(第2/4页)

张潜以前无论打娑葛,还是打奕胡,都是靠速度取胜。不怎么讲究排兵布阵,也不讲究什么谋定而后动。带领着弟兄们,照着对方要害一刀捅过去,然后彻底锁定胜局。

所以,很容易给外界造成印象,整个安西军都是这种以速度取胜的作战风格。而安西军最近那次端掉葛逻禄王帐之战,更是将这种风格体现了个淋漓尽致。

因此,换了任何人与墨啜可汗易地而处,发现安西军连续数次作战,都采取直扑老巢的手法,也会采取半途伏击的方式应对。更何况,墨啜可汗和他麾下的突厥将士,这两年已经被张仁愿的朔方军打出了惧意,只有面对陌生的安西军之时,才毫无压力。

“软柿子?这次看到底谁软谁硬!”常书欣不同意郭鸿的比喻,笑着撇嘴。

“真的把咱们骗进陷阱里去了,也算。现在,哼哼,既然主动送货上门,咱们就别跟他客气!”哥舒道元也在旁边擦拳磨掌。

“也让他磕个头破血流再说!”

“进了山,谁怕谁?咱们先给他个教训,没必要等着朔方军的消息!”

……

议论声纷纷而起,所有安西军将领,都对即将到来的恶战,充满了必胜信心。

虽然在下午的局部接触中,敌我双方互有胜败。但是,从战略角度上看,墨啜在率领其麾下大军扑向燕然山那个瞬间,就已经输定了。

放弃骑兵优势,到山区跟安西军打阵地战,突厥人兵力再多,也很难于短时间内将安西军冲垮。而最多半个月时间,张仁愿就能端掉突厥祖庭,届时,墨啜和他麾下的爪牙们,士气必然一落千丈。

“所以,墨啜既然扑上来了,咱们就将他黏在这里,直到起崩溃为止。”虽然猜不出,墨啜为何会犯下如此大的战略错误,牛师奖却知道,安西军这边如何应对才最妥当。敲了敲桌案,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然后笑着开始调整部署,“墨啜越是孤注一掷,咱们越要从容应对。老虎口这边的地形,斥候已经探索了差不多了。墨啜想要取胜,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正面将强攻,直接突破杏花岭、靴子岭和蝎子岭,杀到我的中军帐前。”

“怎么可能!”

“他做梦吧,就算突厥人个个都拼了命,能突破到靴子岭附近,我的姓就倒着写!”

“末将不才,愿意率部驻守杏花岭,挡在墨啜正面!”

……

议论声和请缨声,相继而起。只要有一些战斗经验的将领,都不相信墨啜会做如此愚蠢的选择。

“另外一条,就是从咱们左翼,也就是他们自己的右侧,夺取几个高坡,然后转身回压!甚至,从左翼一路突破到老虎口后,再掉头给咱们来一记背刺!”牛师奖将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大伙稍安勿躁,随即,又笑着补充。

这是一种很传统的战术,充分利用了燕然山西北高,东南低,主脊并不算高耸,并且山头众多的特点。而一旦让突厥人绕道唐军后背,并且居高临下,草原部族擅长射箭的优势,就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唐军的火药弹和火龙车,在攻击高处目标之时,射程则会大幅下降,威慑力也大大减小。

当即,众将声音就迅速减弱,皱着眉头思考如何以最小的代价,防备敌军采取此招。却又听见牛师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站在原地挨打,向来不是老夫的习惯。墨啜想要取胜,只能选择挤压咱们的左翼,或者中路强攻。咱们呢,就给他来一个左翼前突,中路待机,右路固守。或者,先利用地形优势,在咱们的左翼,将他的右路打废,然后左翼中军齐出,一举锁定胜局。或者,趁其集中力量攻咱们左翼的时候,在中路给他来一记黑虎掏心。”

“大都护尽管下令,我等唯你马首是瞻!”

“大都护,你说怎么打,我等就怎么打!”

“单凭大都护驱策!”

众将无论听得懂,听不懂,都纷纷拱手表态。谁也不肯落于他人之后。

张潜以前指挥作战,之所以喜欢直接掏对手老窝,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经验。所以,只能采取这种最不需要动脑子,凭着勇气和攻击力就能达到目标的方式。

而眼前的突厥战兵数量至少在四万以上,加上墨啜临时召集的青壮,总兵力规模高达十多万,他那招直掏老窝就不好用了。故而,此刻他除了听老将军牛师奖的安排之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正努力体会牛师奖排兵布阵的精髓所在,他的耳畔,却依旧传来了后者的命令声,“行军长史,能者多劳,这当口,老夫不敢跟你客气。碎叶军营使用火器最为熟练,火药弹和火龙车也为你所创,所以,左翼对攻的任务就交给你的碎叶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