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献俘(上)(第3/3页)

第二天上午,张潜又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了军营。一边跟有司核对押回来的俘虏和带回来的突厥人首级,一边指点周去疾、任五、周其、张思安等亲信将佐,带着弟兄们在校场上做针对性操练,以免大伙在接受神龙皇帝校阅之时,出现大的纰漏。

结果,在忙碌之中,时间就匆匆而过。当晚他连回家都来不及,干脆住在了军营里,跟将士们同甘共苦。

第三天上午,将士们用过朝食,顶盔掼甲,先在未央宫的御林军校场上集合。随即,将俘虏用囚车装了,将带回来的突厥将士首级,也象征性地装了整整四大马车,然后随着张潜一声令下,集体翻身上马,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开远门。

按道理,未央宫距离长安城北的芳林门更近。然而,后突厥为祸大唐北方四十余年,令大唐君臣都深以为耻。如今,终于大仇得报,李显和韦后,都巴不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赫赫武功。

所以,干脆舍进而求远,安排献俘将士从长安城西的开远门进入,先横穿半个长安城,到闲置多年的太极宫承天门前,接受校阅。待校阅完毕,再继续押着俘虏,横穿另外四分之一个长安城,一直到东市口,才拐弯朝北,走向大明宫。(注:太极宫地势低洼,而贞观之后长安一带降雨增多,洪涝严重。所以贞观八年,李世民命人修建了大明宫。)

张潜自己也有心,向天下人展示大唐边军的英武形象。所以,特意利用手中职权,提前一天,从军器监调了三千副盔甲过来。

正所谓,人在衣裳马在鞍,将士们原本就训练有素,穿上全新的麒麟铠和镔铁背心之后,愈发显得精神抖擞。伴着隆隆战鼓声和铁甲铿锵声策马列队前行,没等进城,锐气就直冲霄汉。

“好汉子!”

“好男儿!”

站在城门附近看热闹的百姓,虽然不通军务,但是,平素也没少看到御林飞骑和京兆府兵马是什么模样。两厢比较,高下立判,一个个忍不住立刻大声叫起了好来。

走在队伍中的张思安、逯得川、骆广厦等人,原本还有些紧张和自卑,听见长安城的百姓,居然主动为自己喝彩,顿时士气高涨。一个个,不约而同地,将头抬得更高,背挺得更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