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雪夜(第3/4页)

“你和广平,主要是没跟他打过交道,所以才会以常理来推断他。而我,当年在长安城内,却跟他一次次喝得烂醉如泥!”李隆基摇了摇头,脸上忽然涌起了几分留恋。

那段化名李其,被张潜等人当做皇家车夫的日子,乃是他这辈子最快活的时光之一。每次回想起来,都让他心中感觉到一股温暖。

“怪不得刚才东主看到这段文字,就一扫而过。原来对张特进的性情和人品,早已了如指掌!”刘幽求恍然大悟,钦佩地连连点头。

“也不算了如指掌,但是,我跟王毛仲一样,相信他这个人的人品。”李隆基先得意地点头,然后又遗憾地摇头,“事实上,张用昭谋算能力并不强,特别在随机应变方面,甚至有些死板。我不相信,他能事先预料到先帝驾崩,更不相信,他在先帝驾崩的那瞬间,就能算到种种可能出现的乱子,所以果断抢占了玄武门要地,震慑群雄。那样的话,他就不是一个人,而是神仙了。我当你跟他一起喝过酒,还相约要去媚楼开眼界,知道他没那么复杂。唉,岂止是不复杂,他的心思比很多人,都要简单得多!”

“东主既然知他甚深,属下刚才就是多虑了!”敏锐地感觉到,李隆基对张潜极为欣赏,刘幽求笑呵呵地点头。

“这……”宋璟则继续低声沉吟,许久,神色才慢慢恢复了正常。

如果李隆基所说没错,那么自己先前对张潜的判断,肯定就歪得有些离谱了。不光自己,恐怕全天下关注过张潜最近举动的人,都把他本人和他所做得事情,给想得太复杂了。

如果只是年少热血,那么,张潜驻守太极宫玄武门的举动,就只是简单的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没有任何附加政治目的,也不会针对长安城中任何一方势力。当然,前提是任何一方势力,都不去主动招惹他!

站在这个角度想,所有谜团都瞬间有了答案。但是,这个答案,却简单得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这世上,竟然真的有不考虑丝毫名利,只图俯仰无疚的豪杰!

这世上,竟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者!

这世上,竟然真的有人受了国士之礼,便以国士之行相报,哪怕施恩的君主本人已经无法看见!

这世上……

“这世上只有一个张用昭!”仿佛能猜到宋璟在想什么,李隆基轻轻吸了口气,郑重补充,“他没经历过宦海沉浮,所以,不能用官场上那些常理推断他的作为。先帝对他有恩,他得知先帝驾崩,悲伤之余,想要然让先帝走得安心,乃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这也是我当初宁可与跟姑姑翻脸,也要帮他一把的缘由。他这种人,在没有把握将其收服的情况下,与他坦诚相待,远比算来算去为好。”

“东主英明!”宋璟和刘幽求两人闻听,都心悦诚服地拱手。

“没啥英明的,我恰恰跟他同龄。如果不是生于帝王之家,很多事情,都会跟他做的差不多。”李隆基笑着又摇了摇头,年轻的脸上,忽然露出了几分羡慕。“人啊,有时候活得简单点儿,会快乐许多。不过,他也不是一味地简单,事后自省的能力还是有的。我估计,这会儿他早就该发现,自己一屁股坐在火堆上了,正急得在玄武门的藏兵所里转圈呢!”

“急得转圈儿?”眼前忽然出现了张潜困在旧玄武门内,进退两难的模样,宋璟哭笑不得地开口重复。

“如今新皇顺利登基,朝堂局势日渐稳定。他一开始又没打算从中捞取好处。眼下发现自己位置尴尬,有可能成为各方势力的共同眼中钉,能不急得转圈儿么?”李隆基苦笑连连,仿佛对张潜的尴尬感同身受。

不待宋璟再问,顿了顿,他又快速补充,“广平,你替我回信给银青光禄大夫,今后如果发现有针对张潜的阴谋,在给我这边传递消息的同时,不惜任何代价,也要给张潜那边示警。用昭这种人,很难得。即便暂时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让别人随便就毁了他。更何况,我还是他那家六神商行的大股东之一。”

“是!”宋璟立刻拱手,对李隆基的决定毫不质疑。

“可遇,你给我父王那边,也发一封信。”李隆基想了想,又信口对刘幽求吩咐。“告诉我父亲,今年过年,我就不回去了。等今年麦子熟了,我再回他膝前尽孝。”

“是!”刘幽求也低声答应,随即,却迟疑这皱起眉头,非常谨慎地提醒,“别驾,长安城里风起云涌,如果你这次不回去……”

“回去干什么?”李隆基看了他一眼,低声反问,“先帝在位最后这两年,外患渐平,国内也无大灾。念他余恩的,可不止是张用昭一个。如果有谁想趁着先帝尸骨未寒之际生事,跟他舍命相拼的,肯定也不止是张用昭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