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诸神的黄昏(上)(第3/4页)

“吱——”凄厉的哨子声,刹那间响彻原野。紧跟着,所有斥候都迅速拨转了马头,相继吹响了嘴里的铜哨子。“吱——”“吱——”“吱——”……一声接一声,将警讯传给了不远处正在向前移动的队伍。

猎物们立刻停止了前进,随即开始原地展开,准备结成军阵,且战且退。而隐藏在灌木丛后的吐谷浑精锐们,却坚决不给对手准备时间,在伯克、大箭和小箭们的带领下,潮水般冲出,高高举向半空的兵器,耀眼生寒。

喊杀声冲天而起,刹那间,覆盖了所有杂音。猎物远在三百步外,但吐谷浑勇士却全都迫不及待。

三百步的距离,对常年在野地里讨生活的吐谷浑勇士们,真的不算遥远。他们只需要跑上五十几个呼吸就能到达。而只要他们能冲到“猎物”身侧,凭借六倍于对方的人数,肯定稳操胜券。

更何况,他们还按照大唐贵人的指点,将兵力集中于左右两侧,给自家死士在中央区域留出了一条快速通道!当唐军弓箭手和投石车的注意力,都被他们所吸引,死士就会策动战马,沿着通道高速扑上去,用大唐自己产的火雷,给落入陷阱的唐军致命一击!

“全体都有,上马!”吐谷浑慕容氏埃斤的第五子,伯克慕容黑鸦被呐喊声,烧得热血沸腾。大吼着跳起来,飞身跨上黑鬃马的脊背。

刚刚挣扎着站起来的黑鬃马被他压得晃了晃,嘴里发出低低的响鼻声。然而,很快就适应了他的体重,开始亢奋地用前蹄刨打地面。

深深吸了一口气,慕容黑鸦扭头四顾。他看到身边的死士们,也都利落地跳上了马背。他看到身边每一个人都满脸决然。他看到有弟兄从羊皮口袋中掏出火折子,迫不及待地点燃了艾绒。他看到有弟兄将“火雷”举在了手里,长长的引线随风舞动。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然而,慕容黑鸦却迟迟没有发出进攻命令。他只是用火折子点燃了艾绒,随即,便停止了所有动作,仿佛在刹那间,就变成了一尊泥塑木雕。

他在等待时机,一击得手的时机。而现在,敌我双方还没正式发生接触,猎物的注意力还没完全被自家步卒所吸引,他贸然冲上去,很难换回预定的攻击效果。

“吁吁,吁吁,吁吁……”乌鬃马明白主人的心情,用前蹄继续刨打地面,转眼间,就在地面上刨出一个土坑。

“吁吁,吁吁,吁吁……”响鼻声此起彼伏,其余死士胯下的坐骑,也焦躁不安地发出抗议。然而,慕容黑鸦却对所有嘈杂充耳不闻。

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自家步卒的身影。目送后者,海浪般向前奔涌。目送后者,奔涌着,将自身与唐军之间的距离,从三百步缩减到二百步,然后又缩减到一百五十步,一百二十步,一百步,乃至更近!

旷野间,狂风呼啸,呐喊声震耳欲聋。

半空中,忽然有密密麻麻的羽箭落下,将数以百计的吐谷浑步卒被羽箭放翻于地。鲜血迅速染红原野。

伤者嘴里发出凄厉地惨叫,死者双眼圆睁,然而,没有被羽箭命中的其余大多数吐谷浑人,却继续高举的弯刀前扑,速度没有丝毫迟缓。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号角声宛若鬼哭,让人头皮阵阵发乍。吐谷浑队伍中的弓箭手们,一边飞跑,一边向唐军还以颜色,腾空而起的箭杆,让天空中的日光瞬间为之一暗。

唐军队伍中,也有个别人中箭倒地。然而,展开军阵的动作,却依旧井然有序。

站在队伍最前方的大唐刀盾手们,将盾牌斜举,尽最大可能为自己和同伴提供保护。位置稍稍靠后的弓箭手们,则快速拉动弓弦,尽可能地拖延吐谷浑人向自己这边靠近的脚步。

在刀盾手和弓箭手之间,则忙碌着数以千计的其他弟兄。大伙彼此配合,努力将车厢侧板展开,将投石车架起,将点燃的火雷以最快速度放入投掷兜。

当双方之间的距离接近到八十步,数十枚的火雷腾空而起,砸向吐谷浑勇士的头顶。“轰隆!”“轰隆!”“轰隆!”爆炸声转眼就盖过了喊杀声,此起彼伏。更大的伤亡出现,吐谷浑勇士的推进速度为之一滞,旋即,整个队伍由海浪化作一道道细长的河流,却继续努力向前。

主动降低军阵中参战者的密集程度,就可以化解掉一部分“火雷”的威力。这是大唐“贵人”亲口传授的经验,并且经过了吐谷浑长老们亲自验证。

虽然,参战者密集度降低之后,对唐军的冲击力也会随之下降。但是,下降的程度却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更何况,在百谷三姓大酋慕容道奴心中,破阵的任务,原本也没有指望由步卒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