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山海关定方略(一)(第2/2页)

所以,杨镐一开始打的主意就是,先说几个小时废话,等朱由栋不耐烦了,再伺机将其请出现场。

可惜,太孙殿下都在大明政坛的顶端厮混了七年,这一身养气功夫不比普通文臣差。下面的武将们都抓耳挠腮,各种坐立不安了,太孙殿下还能好整以暇的时不时抽空说一声“嗯,杨经略说的不错”啥的来捧场。

最后没辙的杨经略只有结束了这恼人的思想动员,转而开始交出干货:“殿下,自接到皇上命臣经略辽东的旨意起,臣就一直在构思方略。臣以为,建奴虽然跳梁一时,但其土地狭小,人口稀少,战略回旋空间极小。抓住这几点,我朝只要将军队分为四路,齐齐进军,建奴必然顾此失彼,不战而降矣。”

“嗯,杨经略,说说,都是哪四路?怎么走?”

“是,臣以为,宣大、蓟镇以及京营、山海关等关外军队,合为一路。这一路乃是我军主力,从沈阳出发,直接向建奴的老巢赫图阿拉进军,是为西路军。

四川、石柱和横海卫的军队可以在宽甸登陆,与宽甸卫、朝鲜援军合兵一路,从南侧攻击建奴后背,是为南路军。

马参将率一军从开原出发,从北侧攻击建奴,是为北路军。

李副将率一军,从辽阳出发,从西南侧进攻,是为西南路军。

这其中,西路军主要的任务是吸引建奴主力靠过来。

北路军和西南路军的任务是紧紧贴着西路军,为西路军辅助。

南路军的任务是快速前插,趁着建奴老巢空虚,直捣腹心。

在建奴面对我西路军久战不下,而且粮道不断受到我北路军和西南路军骚扰,必然士气低落的情况下。咂然听到我南路军袭取了其老巢,必然崩溃。那是,便是我西路军等三路大军乘胜追击之时。”

“嗯~~”心里非常火大,但面上却古井不波的朱由栋喝了一口茶,然后悠然道:“诸位将军觉得这个方略怎么样?没事,都说说,毕竟,你们才是提刀上阵的厮杀汉嘛。”

以前呢,没有皇族统军,所以武将们在文官的指挥下打仗,那是相当的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得罪了文官统帅,分派个必死的任务给你怎么办?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有朱由栋坐在这里,加上杨镐这个方略实在有些扯淡。所以,等朱由栋让大家发表意见后,刘綎第一个就站了出来。

当年刘大刀的军队在朝鲜很是祸害了不少当地百姓。而杨镐呢?他在朝鲜除了是明军统帅外,还兼职当起了朝鲜的“宰相”。为了朝鲜战后的恢复可谓是尽职尽力。在这个过程中,刘綎因为士兵军纪的问题,多次遭到杨镐的弹劾和训斥。所以两人的积怨极深。

而这些年呢,刘綎因为木邦一役和太孙建立起了固定的联系,这背后的后台硬得不得了。再加上这杨镐的方略实在是糟糕。所以,刘大刀就敢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