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安定中南十条(第2/2页)

“第六条,大明为各国宗主,有义务保证各国安全。当今之世,欧洲人掀起大航海,并乘坐海船四处寇掠。故而,若各国有被红夷人侵占土地的,可以向大明提出帮助申请,由中南总督府审定后,决定是否派兵支援。当然,如果派兵支援,这军费需要申请方全权承担。”

“第七,各国在外交上必须服从大明的决策,务必保证用一个声音对外说话。”

“第八,军事上,大明允许各国采买大明制式装备。各国可以自行建立武装……第九,各国之间有纷争,提倡自行解决。此种解决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谈判、战争……第十,如有藩属国因其他藩属国的征伐有灭国之虞,并向中南总督府求救的。在中南总督府明确介入的情况下,双方必须先停战,否则……”

古人不笨,更不说现在在场的,都是各国顶尖的精英。或许因为时代或者本国格局偏小导致的各种局限,让他们无法完成的搞清楚‘熊十条’到底意味着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能从中读出很多信息。

比如说着第一、二、五条,只要结合在一起,各国王室和权臣就自然的能够想到。从此之后,本国的精英都想往着大明跑了。在如此局面下,自己维持国内统治都举步维艰,更不要说等到国力强盛以驱赶大明在南洋的势力了。

而第三条,则是会让他们的国家在未来数十年之后,可能人人都以讲汉话为荣。这一条的远景,真是想想都恐怖。

倒是关于关税的那一条,各国王室和权臣们倒反应不大:这年月大明的海商极为强势,若是能靠着这一条收点关税,也是挺好的嘛。

就在各国君主和权臣们满腹心思的时候,却听见熊廷弼重重的咳了两声:“本官话已讲完,谁赞成?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