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神兽银行出炉(第2/2页)

银行最基础的金融作用,就是用存款利息为诱导,将民间无数的小额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然后将大额资金贷出去:自己投资可以,让别人拿去开厂、开店、经商也可以——这是一个高效的资金放大器!

作为大明的顶级商人,四大商会盯着银行流口水很久了。而现在看到皇帝终于开了口子,如何不兴奋?

“各位,你们要成立银行呢,这准备金至少得有一千万银元。存贷款利率,皇家银行会给出一个指导性的区间。你们只能在这个区间内进行调整。在你们把业务逐渐铺满全国后,皇家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将逐渐的缩小。”

“皇上?”

这会儿曹三喜和李国俊必须要站起来表示不满了,否则他们两任行长,回去了无法给自己身后近十万银行职工交代!

“呵呵,你们两个也不要这么急着站起来。听朕说完。”摆摆手,压下跳起来的两个财神爷后,朱由栋道:“大约从嘉靖年间起,我大明的经济就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由于户籍制度、赋税制度……总之,就是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占了我大明人口九成五的农户普遍穷困,几乎没有什么消费能力。所以,朝廷的农税根本无法支撑国家不说,我大明的工商界,也不能指望内需。要获取财富,只能是靠我们的产品卖到海外,赚来银子,如此,才能维持国家运转。

自朕担任监国起,三十年来,一直在努力扭转这一局面。现如今,户籍重建完成,多如牛毛的各种农税被合而为一,加上吏治逐渐清明,农民的生活境遇,比起以前好了太多。也就是说,现在农民手里其实是有余钱的,他们除了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也有一点存款需求——毕竟,把钱放在家里还可能被偷,放在银行还可以吃利息,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你们皇家银行是怎么对待即便今日,仍然占了我大明近九成的普通农民的?铜板不收,银角不收,县分行的工作人员甚至还有嫌弃人家腿脚有泥不准人家进门的?真是岂有此理!皇家银行刚成立那些年,每年存贷利率差带来的利润,占朝廷岁入的一成以上。可是现在有多少?哦,是五百万。但你们也知道,去年朝廷岁入是最近五年来最差的,也有3.6亿呢!”

“皇上,臣等惭愧。请皇上放心,放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进行竞争,以此从根本上扭转皇家银行当前的问题,臣等无异议,决然鼎力支持。但也请皇上开恩,允许我们继续保留存贷款业务。”

“呵呵,你们啊,朕告诉你们,一旦他们四家进入银行业。以人家下面伙计的工作态度,你们是竞争不过人家的。这时候不主动收缩,把皇家银行的工作重心转变为金融政策制定,非要去和民间银行抢普通客户,你们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皇上。”现任行长李国俊一咬牙:“请皇上给臣,给皇家银行十万职工一次机会。臣在此保证,若是因为竞争,不敌对手,导致皇家银行经营出现亏损。臣自动请辞,而在请辞之前,亲自动手砍掉皇家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哎,好吧,且依你一次。”

至此,朱由栋扩大内需的思路已经非常清楚了:要扩大内需,就要搞大工程。可是搞大工程,国家没钱,只能向民间融资。但是民间的钱,你不能直接拿——这样的事情干了,最多一次,以后就别指望别人继续支持你了。

所以,朱由栋通过允许民间资本成立银行的方式,从民间融资——当年曹三喜刚刚进入皇太孙的团队,为了推销产品,是可以走街串户,为了一个铜板把腰弯到地上去的。现如今,做官太久的曹三喜没有了这个态度,可是民间资本有啊。

有了民营商业银行,才能充分的把大明一亿多农民手里的每一个铜板充分的集中起来:如此,大明才有足够的资金去营建各种大项目,扩大内需的第一步才能完成。

“好,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具体的章程什么的,待会你们和曹司徒、李行长细谈,最后拿来给朕过目。朕还有事,就先回皇城了。”

“呃……皇上,草民等有个不情之请。”

“说来听听?”

“请皇上为草民等即将开设的银行赐名,赐匾。”

“哈哈哈哈,你们果然好打算,这代言费都没给,就先把朕给安排上了。嗯,银行的名字嘛……你们都是以把生意做到全国乃至全球为目标的大豪商,让你们取一些什么西南、山西这样区域性的名字太委屈你们了。这样,你们在场的不是四家么?干脆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命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