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不能再争国本(第2/2页)

“遵旨,奴婢稍后就去内官监给王公公传旨。”

“好,东厂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接下来,朕来问你,你觉得慈燚如何?”

“照理,以奴论主是大逆,不过既然皇上问到了,那奴婢自然也就斗胆说两句。皇长子殿下在美洲独当一面多年,这才具是没有说的。虽说和二十多岁时的万岁爷比起来还多有不如,但也是一时俊彦了。这次陛见,奴婢感到皇长子殿下最大的变化,就是性格越发沉稳了,这一点,就是万岁爷当年也有所不及。”

“哈哈哈,朕想想,朕二十五岁的时候在干嘛?哦,那时候蒸汽机技术刚刚对民间放开,大量的工厂建立,许多农民抛荒进城务工,小冰河开始发威。那时候朕着急得不行,哪里能心平气和得下来……哈哈哈,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啊。嗯,你待会去跟王承恩传旨的时候告诉他,他上任后首要任务,就是给朕把慈焱盯紧了。”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后,方正化无奈的道:“奴婢遵旨。”

在皇子们长大后,不管自身才具如何,只要有抱负,有野心,都会自然的对皇位产生想法。然后父慈子孝的天伦,会一下子远离自己——这是大多数皇帝都会遇到的事情,朱由栋也不会例外。

他现在有四个儿子,除开刚降生没多久的幼子外。已经成年的三个儿子里,三子慈炎在才具、性格上比起他的两个哥哥实在差了太远,已经主动退出了皇储的竞争。

剩下的两位。次子慈焱是嫡子,一开初也是被大臣们当做太子的不二人选来对待、培养的,给他配的教师、侍卫都是当时一顶一的。

说起来,这也是朱由栋的不是:在文臣们对皇长子和嫡子之间进行区别对待的时候,他并没有干涉。因为那时候他自己也才二十五岁,对自己的儿子将来会产生什么变化,完全没有预感。

而且当时在他看来,这场时间跨度上限为一百年的竞争,说不定,等朕取得胜利的时候,朕可能得从孙辈去挑选继承人了。所以,在当时的内阁只是简单的派了三名老师教导庶长子慈燚,而派了近十位老师教导嫡长子慈焱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干涉。

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觉得纯粹靠基因无法保证继承人的素质。所以他在修订皇明宪章的时候,就以秘密立储制替代了嫡长子继承制。但是这个时候,嫡长子朱慈焱已经接受很长一段时间的帝王教育了!

再到后来,他的两个儿子慢慢的都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才具:长子慈燚性格稳重,处事平和。真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又能够俯下身段,带头吃苦。面对大事时,又能表现出相当强的大局观。

而次子慈焱呢,性格上确实没有他大哥稳重。但为人豪爽,待人真诚,能够轻易的和各种阶层的人打成一片。最近这些年他在通政司历练,也表现得可圈可点,很是得到了一批大臣的认可。

本来呢,穿越者的身体是经过改造的。只要这次竞争没有结束,他朱由栋中途不出意外,可以无病无灾的活到一百岁。现在这个时间点考虑继承人问题还早了点。但,投资潜力股,将来做从龙之臣,是很多大臣为官的本能啊。最近这些年,两个皇子身边,已经渐渐的有了各自的党羽,形成了长子党和嫡子党。

两党的魁首,长子党这边是副相李嘉:他是朱慈燚的老师嘛。而嫡子党这边,则是吏部尚书黄道周:黄道周的老师是袁可立,而袁可立是朱慈焱的老师……

最近这两年,两党已经渐渐的成行。长子党这边因为朱慈燚长期在美洲,所以在朝中还没有什么动作。但嫡子党这边,已经对皇长子在美洲取得的成绩越来越着急,其内部对皇长子的称呼,也已经从‘那位殿下’变成了‘那庶子’了。

毫无疑问,随着朱慈燚的回国,如果自己再不做出决断,党争就要开始了。

从帝王心术的角度来说,两个皇子及其党羽互相争斗,只要这种争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皇帝而言其实是一件好事。但那只是常理——在这个位面,他朱由栋需要集中全国每一分力量去参与这场残酷的竞争,对于内耗,他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必须尽快定下太子了。

可惜,皇位只有一个,储君自然也只能有一个。他这个做父亲的,注定无法让他所有的儿子都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