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铁浮屠的真相……(第2/4页)

伯颜道:“大汗英明,奴才万万不及。说到骑兵,大汗,我大元铁骑从来都是一人双马甚至一人三马。是以奴才以为,宁愿少运兵,也要做到一人双马。”

忽必烈点头:“那就一人双马。蒙古勇士,不能只有一匹马。”

伯颜又道:“至于出什么兵,还需要大汗拿个主意。奴才的意思是,既然能运的兵少,那就以蒙古勇士为主。倘若以汉军和高丽军为主,奴才担心不济事。”

脱不合也道:“奴才也赞同以我蒙古勇士为主。只有两万骑兵,汉人能顶什么用?高丽人就不用说了。”

忽必烈笑道:“除了蒙古大军,其他兵马朕也不放心。这不是打猎,猎物跑了还能再抓。那就抽调济南五千,双城总管府五千,辽东探马赤军一万。半月之内,务必出兵。”

这就是蒙古军一万,探马赤军一万,加起来两万。看来,忽必烈还是舍不得都派金贵的蒙古骑兵。

“喳!奴才遵旨!”

伯颜领命,又道:“那这将帅的人选?”蒙古色目大军,当然不能交给李洛率领,那就需要重新选将了。

忽必烈一锤定音地说道:“还是让忻都去,挂征日都元帅,戴罪立功罢。”

忻都两次征日都大败而归,可皇帝还是任命他为征日元帅,文武百官却毫不奇怪。原因很简单,忻都是最熟悉日国的蒙古将领。败一次败两次,总不会再败第三次吧?总要添不少经验教训吧?

忽必烈继续说道:“征日都元帅和征东大将军,互不统属。但日国政事,由李洛决断。”

众臣也不意外。忻都虽然是蒙古将领,但毕竟是摔倒两次的败军之将,让他去节制刚立大功的李洛,不说李洛是否服气,单单忻都的能力,也不让人放心。两人互不统属,就算一人打了败仗,起码还有一人在撑着。

这互不统属的安排,看似是昏招,其实最是稳妥不过了。

至于日国的政事,当然让李洛这个日本行省平章政事管理最好。一来政事本来就是平章的权责,名正言顺。二来李洛做过地方官,有处理政事的经历。其他不说,光看他在九州岛废国置县,铲除豪族这一手,就能看出李洛颇有手段。

而忻都完全就是个武官,根本不懂治政。把日国政事交给他,必定会坏事。

但是,很多蒙古贵族,心中终究不痛快。

安童再次奏道:“大汗,李洛毕竟年轻,治理日国怕是力不从心。就像羽毛刚丰满的雄鹰,也会被狡猾的鼬鼠欺骗。奴才以稳妥计,战事期间,可由李洛暂时处置日国政事,可这往后嘛,还是要择一蒙古老臣担任平章才好。”

众人心照不宣。安童只差明说不放心高丽人了。也是,日国孤悬海外,朝廷鞭长莫及,真要让一个高丽人战后治理日国,他们也不放心呐。高丽人虽比南人可靠,但毕竟不是蒙古国族。

忽必烈不满的瞟了一眼年轻的安童,暗骂蠢货。这个道理朕难道不清楚?需要你多此一举的说出来?不知道有些话只可做不可说么?

这安童太年轻,比他祖父木华黎差远了。

李洛的日本平章官职,将来忽必烈肯定要撤掉,换蒙古官人去当。可这样的话语,忽必烈是不会说出来的。

所以,忽必烈对安童的谏言置之不理,说道:“李洛事急从权,委任了一个叫哲札的蒙古百户为蒙古军万户,李洛做的很好,很有分寸。朕就准了他的请,枢密院下令,任英勇的哲札为万户吧。”

“喳!”伯颜领命。

“将李洛奏章,誊写一份转交给高丽王。再告诉高丽王,朕将江华岛封为李洛的投下了。”

“喳!”

……

李洛当然不知道自己成了日本行省平章、江华郡侯,做了好大官人。

此时他正皱眉看着数里外的幕府大军,第一次感到颇为棘手。

幕府大军布阵了,而且阵法有点古怪。

由于蒙古骑兵不懂军阵,右军师江钧亲自骑马查看日军大阵,回来后告诉李洛,日国人用的应该是诸葛武侯的九宫八卦阵。

九宫八卦阵听起来很玄乎,但历史上真有这个阵法,也多半真是诸葛武侯发明的。

九宫八卦阵的最大特点是防守严密,以防为攻,所以也被称为乌龟阵。其阵型,也的确像乌龟背上的甲纹。

据说,蜀汉军队虽然处于弱势,但诸葛武侯却能用此阵让占据兵力优势的魏军一筹莫展。

李洛等将帅登上马拉高车,看着数里外的幕府大军阵法。十五六万人组成的大阵,纵横三里,旗帜如林,一种肃重严谨的磅礴气势冲天而上,渊渟岳峙,雄壮无比。

这是一种凛然难犯的气势。似乎无论从哪个方位攻打,都很难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