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唐国新政……中堂调兵(第3/4页)

让文官佩剑的目的,当然是培养文官的尚武精神。

“火铳和火药造的怎么样了?”崔秀宁对刀剑兴趣不大,她更关心火铳。

顾凯回答:“火铳已经造出二十多杆,因为要不断试放,没敢多造。这燧发机括,每打五次就有一次哑火。”

“火药房已经按照夫人的法子,做出了五百多份定量颗粒药包和铅弹。只是如今硝不够,要大量生产还是缺了材料。”

“说起来,微臣真是对夫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竟然能发明如此利器,真是天纵之才啊。”

崔秀宁笑道:“这可是君侯发明的,不关我什么事。嗯,打五次一次哑火,也不算差了。如今一个熟手,半刻钟能发射多少次?”

顾铠回答:“熟手训练了两个月,半刻钟能发射二十次以上。”

崔秀宁算了算,半刻钟二十次以上,那么一分钟就是三次,二十秒击发一次。

这洛宁铳的有效杀伤射程,也就一百五十多米,这个距离还难以穿透铁甲。就算一百五十米吧,蒙古骑兵不到十秒就能冲到。

也就说,只够装填好的火铳兵发射一次。

为什么这么慢?因为洛宁铳是前装火器,顶装弹药向要从枪口塞进去,再用捅条小心的顶紧,然后瞄准射击。

二十秒,已经很不慢了。

“带我去靶场看看。”崔秀宁道。

“诺!”

匠造处的靶场,在一个河湾地带,附近都被封了起来。崔秀宁等人骑马赶到,正听到里面“砰”的一声枪响。

几十个从军中调来的兵,正在试枪。

因为崔秀宁要求极其严格,枪管的制作很是精良,目前还没发生炸膛事故。

“见过夫人!”代队的武官见到崔秀宁,立刻率领众人跪拜,显得很是激动。

“起来说话。怎么样?能打得准么?”崔秀宁接过长达一米六的火铳,往枪口一看,就知道火药残渣没有清理干净。

这还是滑膛枪,倘若是线膛枪,清理火药残渣就更费事。

那队正有点紧张地说道:“回夫人的话,末将最是熟练,但半刻钟只能发射二十一二次。其中还有四五次,需要扣动两次才能打火。”

“百步远的草人靶,十次只能打中三四次,无论怎么练,也无法更准了。”

崔秀宁问:“你是在日国打过仗的吧?说说看,要是让你在火铳和弓箭中只选一样,你怎么选?”

那队正再次跪下来说道:“夫人赎罪。倘若让末将选,末将还是选择弓箭。这火铳的威力的确不小,打的也算远了。可用起来实在麻烦,打的也太慢了。末将用弓箭,更好使一些。”

崔秀宁笑道:“你学了几年弓箭?”

队正道:“末将曾是汉军,又是第一批乡勇,练习射箭已有六七年。”

“不错。”崔秀宁道,“你弓箭已经练了六七年,用弓箭更是得心应手,当然会选择弓箭。但要是一个新兵,会怎么选?”

队正明白了,“末将懂了,要是新兵,肯定是选火铳。”

火铳手训练两个月就能作战,可弓箭手必须要几年的苦练,才能熟练。这才是火铳真正的厉害之处。

崔秀宁并没有失望,如果在火铳上再装半米长的刺刀,就能当做冷兵器来用。

崔秀宁以前已经试过火铳,这次她也不再试放了,在靶场观摩了一会儿,就离开了靶场。

“捅条的一端,要加上一个刷子,用来清理枪管。还有,刺刀要尽快造出来。每支火铳发射一百次不炸膛,就开始大量制造。”崔秀宁吩咐顾铠。

“诺!下官遵命。只是这火药房的硝……”顾铠还是担心材料。

崔秀宁道:“硝你不用管,我会督促矿物处想办法。”

崔秀宁回到侯府,派人督促矿物处尽快解决硝,同时询问炼制银矿的事项。

这些银矿石是李洛从日国石见银山拉回来的,才刚开始炼。

可是紧接着,矿物处中潜伏的特务,就汇报了一个坏消息。

“老师,矿物处炼制银矿没几天,处长就伙同监理等官私吞炼好的银块,最少有几千两,半夜偷偷运回家。”

崔秀宁咬着牙,看来几个月海东没有主人,有些官员已经放飞自我了。

“人抓了没有?”崔秀宁声音平淡的问。

特务道:“老师放心,监察署已经在抓了,宪兵署和警士堂也都派人过去了。”

崔秀宁冷冷道:“告诉法士堂,一旦查实,从重审判,从重!”

接下来几天,崔秀宁主要去了各处大营,以及水师军港。慰问将士,刷存在感。

崔秀宁特别叮嘱水师的郑和,一定要严密封锁海岸,任何人不得私自离开海东。一旦发现脱逃者,格杀勿论。

不几日,等到法士堂的审判报告送到崔秀宁面前,贪污的矿物处两个主官都被判了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