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李洛跣足迎天祥(第2/4页)

历史上的文天祥,几个月之后就被杀害于大都柴市。如今,终于被成功营救出去。

忽必烈闻讯大怒,将看守天牢的官员罢官为奴不说,还将狱卒全部处死。当然,那个做特察局眼线的狱卒,早就跟随李雍出海了。

营救文天祥,李雍故意留下一些线索。这些线索,直指远在爪哇的宋朝流亡朝廷。

如此一来,得知文天祥被残宋救走,忽必烈就更加不信任汉官。尤其是南宋降官,更是受到猜疑,降官们的日子,包括宋朝废帝和太皇太后,日子立刻难过起来。连带龟山等日国君臣,日子也难过了。

文天祥见李雍仍然守口如瓶,也不再追问了。但他是做过宰相的重臣,号称才冠南国,乃是心灵剔透的一个人。就算李雍不说,文天祥也猜出了七七八八。

营救他的人,不是大宋义军,而是汉人另外一股势力。这股势力想恢复中原,而且实力已经不小。这股势力的主人,很有手段,仇视蒙元,心中有春秋大义。

他们的地盘,不在南国某山区,而是在海外,很可能是南洋某岛。而且,他们应该已经建国称制了。

文天祥吹着海风,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和高远的天空,以及偶尔跃出水面的大鱼,数年牢狱中的苦闷一扫而空,心中再次升起一股逃脱牢笼后的壮志豪情。

壮美哉,沧海!富庶哉,沧海!

几年前在南海上抗元,他写下了《过零丁洋》。此时,文天祥心境似乎犹如涅槃了一般,开口吟道:

“王土岂止是中原,无边沧海亦江山。上接星空苍茫大,下藏鲲龙无底渊。浩然天风何处起,一帆白云向谁边。又见南国飞鸥远,吟此归来快哉篇!”

李雍听见文天祥吟诵的新诗,不禁有点动容,好个“无边沧海亦江山”,真是气魄非凡,果然是主公处心积虑要营救的人杰。

“妙哉!文山先生此诗,真乃英雄之语,不亏是当代文宗啊!敢问先生,此诗何名?”李雍夸赞道。(这是李雍夸的,不管我事啊)

文天祥抚须说道:“就叫《归沧海》吧。”

大宋亡了。可他既然逃出牢笼,就不能坐视天下沦亡,不容正气无存。既然已无庙堂之大,那就处江湖之远……以图恢复。

即便反元终无望,也要传承遗志于后世,总有光复神州之日,终不教汉儿尽做胡儿语,辫发左衽也。

大丈夫不志在恢复,何如死乎!

“文山先生,到了!前面的大岛,就是我等所在!”两个时辰后,李雍终于对文天祥说到了。

文天祥当然也发现了前方的岛屿,只觉得此岛甚大,心中很是惊讶。

此处不是浙海,就是闽海,不料竟有如此大岛,难道,就是那琉球所在?

可是等靠近岛屿,文天祥更是惊讶。他竟然看到白帆如云般的水师战船,来往附近海域,附近更是有一处巨大的军港。一眼望去,进进出出都是甲兵,看甲兵的精气神,都是精锐。

怎么有这么多水师?

尤其是两艘三层楼的大战舰,不能很是雄伟,船形也是文天祥从没见过的式样。更让他愕然的是,船体上竟然有“长安”两个大字,还有一艘,写的是“洛阳”。

不简单!

文天祥心情复杂无比,既激动又遗憾。激动的是,此处竟然还藏有一支偌大的汉人水师。遗憾的是……这不是大宋水师。

不是。

这男人左看右看,硬是没有看到宋军旗帜,一面带“宋”的旗帜都没有。

于是,文山先生心里就有了失落和感伤。

“文山先生请下船吧。”李雍亲自扶着文天祥走下船梯。

在踏上这块陆地的下一刻,文天祥心里的失落,忽然就消失一空了。

“此处非胡疆,乃是汉人土!”

这个年过四旬,却仍然美风仪的男人,不知不觉间脚步就矫健起来,目光炯炯的四下打量起来。

……

文天祥上岸的时候,李洛已经刚好回到海东唐侯府。

一个多月未见,李洛心里充满了思念。他一见到崔秀宁,先来一个大熊抱,箍的女人喘不过气来。

然后,李洛也没忘记种草莓。

接着,就在雍州牧的大哭声中,完成了抱儿子的仪式。

不是他不想和李征好好亲近亲近,实在因为这儿子真真亲近不得。只要一抱上身,立刻嚎啕大哭,怎么哄都不停,一直哭累了结束。

用颜铎的话说,此子倔强,是个有脾气的主儿。

“我还以为,你只顾着做蒙元忠臣,没时间回来过节呢。”崔秀宁帮李洛脱下袍服,又拿出一套休闲的月白色燕居轻衫给李洛换上,再给他换了一顶幞头。

很显然,她很高兴李洛能回来陪她过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