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就让我最后一次跪拜你吧!(第3/4页)

这个堂兄弟的事迹,让他们既羡慕又嫉妒,心情复杂无比。

李洛被众“兄弟姐妹”簇拥着来到李签所居的萧斯堂,果然见李签笑吟吟的在花厅等着了。

按说李签应该在开京王廷,但每年夏天,他都会回仁州家城避暑,这次当然也在家。

但是他的长子,已经升为兵曹判书的李若愚,却没有回来。不然,李若愚看到李洛,不知道会怎么羡慕嫉妒恨。

“侄儿拜见大人!大人风采如昔,侄儿甚是欣慰!”李洛不得不下拜行礼。

对李签,李洛还是很感激的。可以说,没有李签和李氏的帮助,他绝对没有如今的权势,也没有如今的实力。

李签说是他的贵人毫不为过。

反正这也拜不了两次了,就当自己的报答吧。

“起来起来!”李签有点激动地笑道,“痴儿啊,即便勤于王事,也不能经年不归!你父君虽去,然老夫尚在,焉能如此啊!”

李签不轻不重的责怪道,但能看出他真的很高兴。

“大人说的是,是侄儿的错。这次回来,就是专门来看望大人。”李洛说道。

李签让李洛坐下,问道:“听说安南已平,你立了灭国之功,大皇帝如何封赏?”

李洛笑道:“晋了越国公,封一子为县侯。”

李签松了口气,老怀大慰地说道:“好好好!我李氏又出一国公!家门有幸啊!你死去的父君知道,也必是高兴的。得知你的消息,别说老夫,就是王上,也很高兴啊。”

他是真的高兴。侄儿这么争气,他这做伯父的当然与有荣焉。而且这几年,李洛献上的骨瓷,为家族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每年多收入十几万两白银,使得李氏又有了全盛时的景象。

李洛心道,高丽王能不高兴吗?我立了这么大功,他作为高丽王当然有面子。

高丽王一直想为高丽人争取色目人的地位,请元廷将高丽人算入色目人。可是元廷始终不答应。

这一次,说不定有戏了。当然,前提是他不造反。但那怎么可能?

李知易和李蕙质等兄弟姐妹,听到元廷给李洛的封赏,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原本他们以为自己出身顶级世族,身份尊贵。相对李洛这个野路子堂兄,很有优越感。

可是如今,那种优越感却当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仰望。

没错,李洛已经成为让他们仰望的存在。

越国公啊,还能封一个儿子为县侯!

就是堂堂李氏,也只有一个国公。

他们不知道李洛还是唐国君主,倘若知道,都不知道作何感想了。

“你从安南凯旋而归,大皇帝可有新的官职给你?”李签又问了一个关心的问题。爵位当然重要,可官职也很重要。

李洛道:“大人放心,侄儿现已委了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之职,下月就要赴任了。”

“好好!”李签顿时放心了,“湖广行省平章乃是第一疆臣,统管小半个南国,非贵胄重臣不任。你能得到这个官职,足见大皇帝对你信重有加。”

李知易等人不知道湖广行省平章意味这什么,但听李签说是疆臣第一,管辖小半个南国,就知道这个官位有多重。

顿时,所有人看向李洛的目光,都是亮晶晶的。

“伯侄”两人说了很久的话,用过丰盛的晚膳后,李洛才回到这之前住过的兰池溪苑。

兰池溪苑还是那么幽美,李简当年亲手栽种的老葡萄树,也结了葡萄。

然而,当年的甄良秀,却已经不在这个院子。

李洛在李氏家城住了两天,就离开李氏家城,去开京拜见王后和高丽王。

这也是李签的意思。李签认为李洛一定要去开京一趟,免得别人说闲话,王后也会不高兴。

李洛走时,李签亲自送他到门口。

“大人保重,侄儿这就去了。下次,还不知何时见到大人。”李洛离开李氏家城时,郑重的向“伯父”李签拜别。

就最后跪拜你一次吧,从今以后,你我伯侄缘分已尽。不久的将来,就是敌非亲了。

伯父大人,好好保重吧,我希望你活着。

倘若下次还能相见,那就不是今日情势了。我改变不了。你,同样改变不了。

“好好做!一路保重!时常写信回来,老夫已老,说不定哪天就去见你父君了。”不知道李签是不是有所感知,语气竟然有些感伤。

李洛磕了一个头,“大人请回吧!”

说完,登上马车,挥手作别。

直到李洛的马车看不见了,李签才收回目光。不知为何,他心中隐隐有种不安,似乎是以后再难见到这个李家麒麟般的侄儿了。

……

“哈哈哈,好一朵吉祥的白云!李洛安达,你可是来了!难怪我的海东青今天特别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