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圣教起兵之时,大梁复国之日!(第3/4页)

问题是,他完全就是故意如此。放纵忽都帖木儿,利用他急于揽权和立功的心理,纵容他挑头对付白莲教,逼白莲教提前起兵。

以湖广大地为棋盘,落子!

秋天的日子过得最快,几阵秋雨一下,就到了深秋季节。

李洛就任湖北平章,已经快两个月了。

这段时间,李中堂几乎把行省大权让给了忽都帖木儿。但要说他是甩手掌柜也有点冤枉,因为他毕竟还是干了几件事。

一是张贴告示,安抚流民,据说是防止白莲教吸纳流民。

二是晓谕百姓,说朝廷大军枕戈待旦,万勿受反贼蛊惑,带来杀身之祸,应该安守本分。

三是送信给少数已经知道身份的白莲教首,告诉他们,朝廷可能承认白莲教合法,甚至会封给他们名号,让他们好自为之,莫要自误。

第四,就是调集军需粮仓,在整个湖广战略要地建立好几个大军仓,存储大量粮草物资,以备大军随时能够调动出兵,镇压白莲教造反。

第五,派人带着他的条陈,去岭南治疗瘟疫。

第六,招募流民修建长江溃堤。

第七,招募流民加固各地城墙。

第八,抽调长江水师五千人,入洞庭湖围剿水贼。

……

这些事情,要么打着对付白莲教的名义,要么打着修堤和修城的名义,真正要做的,无非是偷运兵马。

第一批兵马三千多人,已经兵分两路,一路长江进入汉水,过襄阳,到了均州(丹江口),距离武关不到百里。而均州知州,正是一年半前被崔秀宁派往内地做官的二十人之一。

另一路在从长江进入嘉陵江,到广元,离剑门关同样不到百里。而广元知县,也是派往内地做官的二十人之一。

李洛和崔秀宁早就提前布置了。

之前张三丰推举的二十个名额,全部是在湖广和四川为官。其中很多地方,都是精心挑选过的。

均州知州和广元县令,都是特察局的特务。虽然头上还有个达鲁花赤,但早就被他们哄的不管琐事。就是州县中的官吏,也都被他们摆平。

李洛可以放心大胆的把这两个地方作为兵马聚集地。

李洛一道手令,这三千多装扮成奴隶的兵马,就和当地招募的流民一起,开始修筑江堤。

接下来的每批兵马,会以民夫的名义,运到均州和广元。

在李洛动手之前,他们要么就是流民,要么就是服劳役的青壮。

李洛通过平章政事的权力,抽调五千长江水师进入洞庭湖围剿湖盗,使得长江江防元军数量大减,就更不容易发现洛宁商社的运兵船了。

十月中旬,李洛再次下令,征发民夫五万人,修建汉水江堤,加固襄阳城,掩护偷运兵马。

这还不算,李洛还以各种借口,将在湖广任职的特务升官的升官,提拔的提拔,调动的调动。

有的特务本来是县令,却被提拔为同知。有的是知州,被提拔为知府。

当然,以李洛的权限,他最多只能提拔下属到知府了。而且还需要行文吏部,获得吏部的追认,走个流程。

除此之外,李洛还在襄阳,长沙等大城修建军仓,调集军粮,并且派遣自己的亲卫为管仓大使。一旦起兵,就放火烧了湖广元军的粮草。

与此同时,早就被崔秀宁派到湖广的大特务李荆,也派出特务潜入到湖广流民之中。

李洛利用职权,配合李荆,将特务派入各交通要道的驿站,企图像在福建时那样,掌控湖广官员给大都的奏章。

所有的准备,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

李洛如此只顾“琐事”,抓小放大,行省大权很少过问,让右丞忽都帖木儿很是得意。

三个月下来,他的身边已经聚拢一批行省官员,成了他的一党。谁都能看出来,忽都帖木儿想和李洛分庭抗礼。

于是,不少官员开始选择站队。而李洛压根不管。这导致忽都帖木儿气焰更甚,为了取代李洛出头,他已经在想办法逼反白莲教。

忽都帖木儿身边有个汉人幕僚,虽然年轻,却精明能干,很得忽都帖木儿信任。这幕僚告诉忽都帖木儿,要想逼反白莲教,杀人效果并不好,因为白莲教乃是地下密教,绝大多数人,身份都是秘密的。

他给忽都帖木儿出了三招,一是同时动手,下令各地地方官,以图谋造反为名,将已经知道身份的白莲教党徒逮捕,严刑拷打,逼问其他不知道身份的成员。

如此逮捕一批,拷打逼供一批,不断挖出各地白莲教的头目。

第二招,下令各地衙兵,皂隶,以及青皮流氓,追查白莲教线索,捣毁佛像香坛。

第三,就是悬赏捉拿教首。

如此一来,白莲教不出半年,必被逼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