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李洛……你毁了我……呜呜呜……(第3/4页)

忽必烈点点头,伯颜的判断和他差不多。但他一定会采取最快的法子。他不想等到八月,那就直接调遣河南江北行省和陕西行省的铁骑南下吧。

“传旨,调遣河南江北行省蒙古铁骑两万,探马赤军骑兵五万,汉军五万。再调陕西行省蒙古铁骑一万,探马赤军骑兵三万,汉军四万,从武关和剑门南下……”

忽必烈一张口,就是十一万骑兵,九万汉军,总兵力高达二十万!其中光蒙古铁骑,就有三万之多。

真的是看得起李洛啊!

这十一万铁骑真要到了江浙,哪怕江浙并不太利于骑兵作战,李洛也坚持不了多久。

真的打不过。

火炮对于后勤的要求太高,机动性也太差,打步兵当然厉害,可是要打灵活机动的骑兵,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骑兵就在火炮射程之外耗着你,拖着你,扰骚你的补给线,抢劫你的村庄……李洛能怎么办?

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到。蒙古骑兵都不用拼命,只要骚扰江浙几个月,唐军就只能退回海东。

为何金国和南宋那么强大,正规军一百多万,却硬是打不过蒙古军队?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马缺骑兵。

以步兵为主的唐军,虽然素质很高,但毕竟是步军,面对集群化的骑兵军团,真的太吃亏了。

所以,当群臣听到忽必烈调动北方大军的圣旨,都一致认为,李洛蹦跶不了几天了。

为何不调动云南王的十几万大军?因为云南王正在用兵缅甸。

却听忽必烈又道:“为了关隘通畅,以免被贼军所据,传旨四川平章铁失不花,增加驻守剑门的兵马。再传旨忽都帖木儿,增兵武关。”

忽必烈到底是个马上天子,对中原地理关隘也很熟悉,他敏锐的察觉剑门和武关的重要。

如今海路和长江都被李洛叛军封锁,北方大元铁骑南下平叛,只有经过武关和剑门南下。

而其他地方,要么是崇山峻岭,要么是江面宽广。

只有武关和剑门可以让大军通过,只要控制了长江上游,叛军就是锁江,也锁不住了。

“大军到了南边,就交给忽都帖木儿和完哲都统帅。”忽必烈直接点将,竟然下意识的忽略了平南大将军张弘范。

这再次让汉官们心头一寒。

“大汗,兵马都是现成的,将帅也有了,那这粮草……”安童忽然说道,他是中书省右丞相,钱粮的事当然会关心。

伯颜重重咳嗽一声,很是无奈的对年轻的安童使使眼色,让他不要提这茬。

安童大为不解,可是看到大汗,却见大汗也对自己的话一脸不悦,甚至没有搭理自己。

安童虽然不够老练,但到底不是笨蛋,转而一想,这才明白过来,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嘴巴子。

南征大军的粮草从哪来?这还用说吗?当然是去了南方让百姓“给”啊。

南方那么多百姓,还愁粮草?还不是要多少就强征多少!

当然,这样的话,大汗肯定不会当着满朝大臣的面说出来。可自己却巴巴问了出来。

安童很尴尬的讪讪一笑,不再说话了。

忽必烈再次传旨,“仁州李签,昏聩无知,养虎为患,革去征东行省右丞之职,这高丽宰相,也不要做了。”

忽必烈还是没有完全放过李洛的“伯父”李签。

毕竟,要不是仁州李氏的招牌,李洛也不会让他受骗。

“再传旨,任何人,但有斩杀李洛者,封侯!赏万金!”忽必烈这一招就够狠了。

……

忽必烈在大明殿朝议平叛,而后宫的丽妃金光若,却呆若木鸡的枯坐梳妆台边。

女人赤脚披发,脸色苍白,泪痕未干,显然刚刚大哭过一场。

她被废黜了……第四皇后的妃位!

自从李洛假冒高丽人,实为汉人的事暴露,她的日子就难过起来。

李洛征日大胜后,当时只是才人的她,立刻得宠,先是破格封了唯一的嫔,后来越加受宠,竟然封了排名第四的皇后,赐美号丽妃。(元宫没有妃位,只有第几皇后)

李洛在外面屡战屡胜,立下灭国之功,爵封越国公,做了封疆大吏,可谓是高丽男子的骄傲。

而她金光若,一直恩宠不衰,一直当到第四皇后,也是高丽女子的骄傲啊。

本来这一切多好啊。

她和李洛哥哥一内一外,相互提携,报团取暖。

真好……

那时,大皇帝宠着她,还曾说高丽人可划为色目人。宫中很多人都敬着她,巴结她,怕她。每次李洛升了官,打了胜仗,她们就来恭喜自己。

所以,她借着大皇帝的恩宠,没少说李洛好话,希望大皇帝更信重李洛,更放心高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