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播州之变……称王前夕(第3/4页)

于是杨氏族人就宣布,一月之内大公子还不回,就只能在杨邦宪的一个侄子中挑选一位,继承播国公的位置。

……

又是一个迷离的夜晚,娄山关下一个山寨吊脚楼中,杨汉明正呆呆枯坐油灯下,目中露出难以掩饰的伤感。

宗昼,乔布,陈羽等人正坐在对面,也都默然无语。

忽然,乔布站起来,对杨汉明深深长揖道:“县马,下令射杀杨汉英,是属下的主意。不是属下敢自作主张,而是倘若县马之弟不死,隐患太大,不利于县马掌握播州大权啊。不过,杨汉英终究是县马之弟。属下杀了他,还请县马责罚。”

乔布本来答应不杀杨汉英的,可只是口头答应,他不可能因为杨汉明心软,就放杨汉英一条生路。

那太危险了。

杨汉明幽幽一叹,“此事并不怪你。吾弟之死,只能怪他命数了。说起来,吾与汉英虽是兄弟,却并无兄弟之情。”

杨汉英当年在田氏唆使下,一直和他争夺世子之位,虽然小小年纪,却没少背后暗算自己,两人当真没有兄弟情分。

但杨汉英毕竟是他唯一的兄弟,血浓于水。这个唯一的弟弟被杀,他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罢了。乔布,此事你也不必挂在心上,都是为了大事,为了大唐。这其中轻重,吾还是分的清。”杨汉明苦笑着说道。

就算责怪乔布又如何呢?人已经死了。何况乔布做的其实并没有错。

“谢县马宽恕!属下惭愧……”

乔布再次行礼道。

他说惭愧,至于心里到底是不是惭愧,就不得而知了。

杨汉明不再想杨汉英的事,振作精神说道:“舆论起来了,日子也差不多了。按照计划办吧。”

“诺!”众人都露出笑容。

县马,终于可以露面了!

几人正要商量,忽然楼梯上响起“叮叮叮……”的银铃之声,紧接着一个女子略显生涩的汉话传来:“郎君,离离可以进来么?”

银铃声悦耳,女子的声音更悦耳。

杨汉明知道是寨主头人的女儿离离,她应该是来送夜宵的。

“进来吧。”杨汉明说道。

门帘一开,一个戴着银饰的女子,就小猫一样从夜色中走入阁楼,她光着雪白的霜足,身上银铃轻响,眉眼弯弯,笑容犹如月光。

“郎君。”离离带着青草的气息进来,很恭敬的行了个礼,半蹲下来,“郎君想也饿了。这是糯米酒,这是糍粑……”

她放下食盒,取出一盘盘食物,“还有油炸竹虫。”油炸竹虫可是苗家招待贵客的佳肴。

杨汉明笑道:“替我谢过你阿爸。”

离离含笑退出,再次融入夜色中,留下一阵清脆的银铃声。

这个寨子的头人,是杨汉明当年的一个故人,很是可靠。杨汉明这段时间就藏在这里。

而且就连宗昼都能看出来,本寨头人想把女儿离离送给县马。但很显然,县马并无此心。

乔布夹起一个油炸竹虫放进嘴里,“嗯,想不到这油炸虫子竟也这般美味,硬是要得。”

众人秋夜饮酒,谈笑间就决定了播州大事。

九月初四,就在田氏母子被杀后第九天,一个惊人的消息就传出来。

“惊闻噩耗”的大公子杨汉明,已经匆匆从外地“赶回”播州。

奔丧来了!

这个消息立刻惊动了杨氏族人,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当然,欢喜的人更多。

因为杨汉明本来就是世子,他继承名位顺理成章。他回来继承播州之主的位子,当然最有利于播州的稳定。

杨氏族老们立刻打听杨汉明的行踪,主动派出队伍,迎接杨汉明。

九月初五,杨氏族人以及大批官长,终于在永安驿见到了杨汉明。

他们发现,杨汉明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而是跟随了很多兵马。据说是得知大公子进入播州后,很多将领自动前去保护的。

杨汉明神色肃穆,腰间扎着孝带,脚上穿着麻鞋,手持挂着纸锭的哭丧棒。

完全就是回来奔丧的架势。

这个礼仪,挑不出毛病。

“汉明!你可是回来了!”族老之首杨成宪颤巍巍的上前,一把抓住杨汉明的手,激动无比地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族人纷纷向杨汉明见礼,杨汉明泪目说道:“汉明不孝,归来晚矣!”

众人簇拥着杨汉明回到阔别数年的龙岩山城,直接先到家庙请罪磕头,接着就去停放田氏母子的灵堂哭灵。

第二天,杨汉明亲自主持田氏母子的葬礼,将田氏母子葬入祖坟。

没有任何人有资格与杨汉明竞争,也没有任何人能阻挡杨汉明成为播州之主。

第三天,杨汉明斋戒,焚香之后,就在海龙堂接受龙虎将军印、播州宣慰使之印、播国公印三大印,正式成为播州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