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忽必烈大叔开导群臣(第2/3页)

“谢大王!”

“朱颔,任命你为益州节度使,招募新兵八万,镇守益州。”

“谢大王!”

唐国的节度使主管一州或者一镇军事大权,但没有财权和募兵权,只负责打仗和镇守地方。

朱颔为人沉稳谨慎,富有谋略,担任节度使够了。

李洛准备在益州留下三万兵马,加上杨汉明的三万苗兵,易士英的长宁军,以及即将招募的八万新兵,十几万人够守住益州了。

接下来就是安排地方官员。李洛发了一道调令,将在江南任县令的优秀官员,全部提升两品,调到益州担任郡守。

然后,再用军中伤残退役的武士来担任县令。

用伤残退役而又能识字的什长伍长,来担任乡村官吏。

这样,不但能将益州各级政权牢牢掌控,还能安置军中的伤残退役将士,可谓一举两得。

李洛来到成都第一天什么都没看,光是发布命令,任免官员了。

一天不把各级官员的架子搭起来,一天就不能真正控制益州。

至于元廷原来的各级衙门达鲁花赤,一律逮捕关押,变成俘虏。而所有汉官色目官员,全部罢黜!

这个男人,就是这么狠。一个元廷官员,他都不会留用,而是全部革职。

不光如此,民愤大的官员,还要处死以泄民愤。包括民愤大的豪绅,也都全部处死。

完全就是铁血政策,毫不留情。

李洛不怕无官可用。就算他怕无人种地,无人当兵,也不怕无人做官。

在李洛看来,当官只要有常识,能识字,务实清廉就足够了。这门槛,说高很高,但说低也很低。

讲真,纯粹搞政治斗争没有多少人能胜任。但要说纯粹的做官理事,李洛认为只要有心就能干。

随着一道道命令发出,随着一队队唐军分队入驻各州县,益州大地立刻风起云涌。

……

李洛率兵攻略川蜀的这段时间,梁国和宋国也都没有闲着。

在衡阳元军大败,宋军回援,唐军增援之后,攻打福建的土司联军终于在围攻下大败。

十几家土司联军,死伤过半,大败亏输,仓皇从罗霄山撤退。可经过广州时,又被宋军追击。

田谨贤等土司将领再次大败,仅率三万多残兵败将逃往后世的贵州广西。经过这场大败,广西贵州土司折损精兵十余万,各家都是损失惨重,可谓元气大伤。

而宋军趁各家土司虚弱,集合十万大军西征,攻占仍然在元廷手中的海南海北道,将后世整个广东收入囊中,获取人口二百万。

梁国趁着南方大胜和土司联军大败,也派出大将董虎臣率领大军南下,攻占广西两江道。将后世的整个广西纳入版图,获取人口两百四十余万。

紧接着,到了二月上旬,云南又出现了一件大事。

率领一万残兵回到云南的段氏父子,趁着南方元军覆没的机会,突然在羊苴咩城宣布恢复大理国。

段庆自称大理国主,宣布仍然使用至元年号,仍然是大元臣子。

他派人去大都禀奏忽必烈,说南方贼势浩大,为了剿贼,只能复国,为大元守住西南“幹腹通道”。恳请大皇帝准许效仿高丽之例,永为藩国。

段庆为何要这么干?难道不怕引起唐梁宋三国的敌视吗?

因为他没办法。

从吐蕃攻打云南,对元军来说很容易,他不敢彻底摆脱元廷,不敢和忽必烈彻底撕破脸。

再说,就算他宣布脱离元廷,他也知道李洛不会放过他。他很清楚李洛的野心。

当然,他对云南的地形也很自信,从吐蕃居高临下打击云南容易,但要是从东边的湖广和北边的四川打击云南,那就很难了。

当年赵匡胤“宋挥玉斧”,在段氏看来当然也是不敢攻打大理。

段庆还将原来驻节昆明的云南平章政事纳速拉丁等元廷官员礼送出境。

大理复国后,三百余万原大理国的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以为摆脱了元廷直接统治,总算日子要好过些了。

段氏父子衡阳大败,很多大理男儿埋骨异乡的悲哀,也得到了缓解。

至此,南方同时出现了四国。

从后世地理看,分别是占据两江福建四川的唐国,占据广东海南的宋国,占据湖南湖北广西的梁国,占据云南的大理国。

而元廷在南方的地盘,只剩下新征服的交州(安南),象州(占婆),缅州(蒲甘)。

这三个地方的元军加起来不到十万人,而且精兵强将之前几乎都被云南王抽走了,如今只能勉强维持这三州的统治。

说起来这三州加起来也有一千万人口,可现在已经变成元廷的一块飞地,鞭长莫及了。

……

此时的大都,虽然已经雪化,但仍然寒风料峭,似乎看不到春天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