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唐梁密约……南洋惊变(第3/5页)

李洛冷笑,“不怕。两百多爵位,很多都是豪族大臣。他们都是革命对象,哪里还有爵位。”

崔秀宁一拍额头,“妈蛋,说了半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梁国已经投降了。八字没一撇的事。”

可是到了晚上,萧焱的信就送到了。

“萧焱怕我怕成啥样儿啊。”李洛有些得意,“瞧瞧!他政变一成功,第一件事就是给我写信,就问你服不。”

李洛打开信一看,入眼的是一笔漂亮的褚体书。李洛一边看,嘴角慢慢漾出笑意,最后忍不住笑出声,“他怕董虎臣等大将会反对,哈哈,虎臣他们怎么会反对?”

崔秀宁嗔怪的拿过信,“这有什么好笑的,萧焱又不知道他们是我们的人,虎臣他们表现的忠心耿耿,萧焱当然担心他们反对投降。”

她看着信,“语气还挺恭敬嘛,称什么大唐皇帝陛下。嗯,竟然约定暗中称臣?”

崔秀宁看完信,“他明确说要献土归降。我觉得他解决团练武装的法子可行,就是无耻了些。”

“我现在就给他回信。告诉他怎么做。条件也直接告诉他,让他自己选择。”李洛没思索多久,就提笔给萧焱写信。

他首先表示欣然接纳,并说到时赐予赵国公之爵,世袭罔替。另外,要求萧焱假意维持三国联盟,一是迷惑国内豪族,二是便于到时在战场上反戈一击。

这样能将南方统一战争的烈度降到最低,损失降到最小。

李洛担心的不是宋军,而是大理军。

因为大理是在云贵高原上,占据绝对的地利,民风也彪悍,真的很不好打。如果不能干脆利落的解决大理军队主力,拿下大理就要花费很大代价和很多时间。

有梁军在战场上反水,那么大理军多半会快速完蛋,云南就很好打了。

李洛还要求萧焱逼迫豪族拿出更多的粮食,赈济百姓,尽量少饿死人。

写完信,连夜发出,秘密送往江陵。

梁国这颗桃子,越来越熟了。

“还有一件事。”崔秀宁忽然说道,“我也拿不定主意。那全家叛逃的张族兴,要不要全国通报,让人们引以为戒?我觉得各有利弊。”

李洛想都不想的摇头,“不能通报。不但不能通报,还要隐瞒。这事一旦通报,我觉得是弊大于利。”

“叛徒的下场固然可耻,的确有警世作用。可这叛徒却是唐军。这会影响我军形象,让一向高大上的唐军蒙羞,对军心士气不利。”

“而且,一旦通报,就必须要有人负责。张族兴的上级跑不掉,张家所在的村正跑不掉,边境关卡的守卫跑不掉。这一牵连就是一大串。”

“还有,通报出去,宋国和大理都会知道。他们就会向梁国要火器秘密。梁国给,对我们没好处,梁国不给,就不好和两国假意维持信任关系。”

崔秀宁苦笑,“我也这么想,所以一直没有下令通报,那就压下来吧。其实,后世很多叛逃也是冷处理,为的就是怕影响国民士气。”

李洛揉揉眉心,搓搓脸,“最迟年底,一定要用兵。一来要和忽必烈大叔抢时间,二来也能尽量不影响南方农时。”

崔秀宁道:“放心。现在二十万耕牛分下去,秋粮产量一定会大增。年底用兵没问题。不过那时肯定是雪季,运输后勤不方便。”

李洛无所谓的说:“我不便,敌亦不便亦。现在主要就让他们先动手,将大理主力引出云南。”

“段庆快不行了。他中的慢性毒药,最多还有一个月的命了。萧畾终于要当皇后了。特务们在帮她运作呢。大理军肯定会出来的。”崔秀宁很平静的说。

李洛忍不住问了一句:“毒是谁下的?我们的人?”

崔秀宁摇头,“不是。我们的人成了萧畾的亲信后,只是怂恿她想办法让太子尽快登基,因为她公公才四十多岁,身体好得很。她是自己想法子下的毒,应该是出嫁前就准备好了。”

“够毒啊。”李洛感到身上有点发寒。

崔秀宁笑得很开心,“是不是后怕?要是你之前真娶了她回来,说不定她就给你喂毒药恰……不对,应该是给我喂毒药恰。”

“什么毒药?”李洛有点好奇,“古代毒药品种不多,真是难为她了。”

崔秀宁道:“我估计,是那种植物类型的毒药。肯定不是砒霜这种暴烈低级的东西。”

“禀大王,娘娘,李织求见。”女官颜婵进来禀奏。

“传。”

“诺。”

李洛精神一振,特察局一定有重要情报了。

“大王,老师。”李织见礼之后直接汇报:

“刚得的消息,远在爪洼的赵昌,已经征服大半个南洋群岛,降服各族岛民数百万。赵昌以陈宜中为宰相,陈大举为枢密院使,服部丸藏为水师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