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高楼明月望……深夜喜讯来(第3/5页)

“婵儿,快叫人取冰镇瓜果来,给他们降降暑气!”崔秀宁赶紧吩咐,也露出心疼的样子。

李洛春风般笑道:“你们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传国玉玺找不到就算了,只要你们回来,寡人就心满意足了!你们在塞北这么久,不是苦劳,那就是功劳!”

众人听了,都是心里暖融融的。

大王真是仁义宽厚之圣君啊。

可是,他们却也一起露出笑容,那种喜极而泣般的笑容。

“大王,娘娘!”颜隼哭泣着磕头,“传国玉玺找回来了,找回来了啊!臣恭喜大唐,恭喜大王!”

“恭喜大王,恭喜大唐!传国玉玺,找回来了啊!呜呜~”刘大刀等人也哭泣道。

什么?

李洛和崔秀宁也露出惊喜之极的神色。传国玉玺……真找回来了?

颜隼挂着眼泪,笑着从衣服里面解下一个贴身的布袋,然后小心翼翼的掏出一块四寸方圆的事物,像举着一个婴儿那样,恭敬无比的捧到李洛面前。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个东西吸引。

真是……传国玉玺?失传数百年的传国玉玺?

李洛觉得嗓子有点发干。他眼睛一眨不眨的盯住这方玉玺,小心翼翼的双手拿过来。

一入手,就是沉甸甸的,似乎带着历史的沧桑质感。就算天这么热,刚从颜肃身上取下来,也是一片清凉。

明亮的宫灯之下,李洛端详着这方玉玺,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金灿灿的角。

果真是曾经摔碎过一个角,用黄金镶嵌过啊。

虽然用黄金镶嵌了一个角,可看上去毫不突兀,似乎浑然天成,本该如此,甚至带着一种独特的美感。

上方是一尊纽交五龙抓手,造型古朴,一看就是战国风格。

看玉质,竟然是中国古代极其少见的碧玉。而且碧色如春水,似青天。

光看颜色,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大气古朴。

这不是一般的碧色。

李洛可是行家,他一看这方玉玺的包浆和风格,就知道此物当真非同小可。而更让他惊奇的是,还是玉的材质。

根据史书记载,传国玉玺是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监制的。玉玺的材料,用的就是著名的和氏璧。

在先秦,玉器的种类和材料已经很丰富,后世珍贵的和田玉也早就不稀罕。可是,和氏璧一面世,就蜚声列国,引发了国际危机。

楚国,秦国,赵国都卷了进来,就为了一块玉。

价值连城这个成语,就是当时用来形容和氏璧的。

用脚想也知道,和氏璧能引起如此大的波澜,绝非一般的玉种。它应该是一种极其罕见稀少的玉种,价值远在当时贵族最喜爱的和田玉之上。

和氏璧后来辗转落到秦国手里,被珍藏在秦宫。始皇帝认为,只有和氏璧才配用来制作传国玉玺。

李洛眯着眼睛仔细观察,却压根不认识这种玉料。

这竟然是一种后世没有出现过的,历史上也极其罕见的玉。

密度比羊脂玉更细腻,色泽更凝润,硬度也更高。

如果说羊脂玉是贵公子,极品翡翠是千金小姐,那么这种玉……就是君王!

没错,有王的浩然之气,道的空明之气。

后世见过很多玉的李洛,简直叹为观止。

这才是真正的玉啊。

今天真是开了眼界了。

古人不是傻子啊。难怪当年为一块玉闹得列国纷争。李洛之前还以为是夸张,现在看来,并不夸张。

这的确是天地之间的绝品美石。

玉中异种,王者之器。

直到此时,李洛才看向底部,果然是八个篆体刻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感受着这方玉玺的古老高贵,李洛再无怀疑,这就是传国玉玺。倘若不是,那么就没有哪方玉玺能当得起传国玉玺。

如此看来,宋朝以后出现的几个传国玺,都是假的了。

没有传国玺的皇帝,就是“白板天子”。

而李洛虽然没有称帝,可传国玉玺,如今在他手里!

大热天的,李洛竟然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可心中却又激动的波涛汹涌,恨不得大笑三声,手舞足蹈。

哈哈哈,传国玉玺,在老子手里!

师父啊,你知道吗?你一直找不到的传国玉玺,在老子的手里啊,哇哈哈哈!

呼……

李洛努力压抑住激动的情绪,小心的将玉玺递给眼巴巴的崔秀宁,然后才问颜隼等人:“怎么找到的?”

他们去了这么久,不用想也知道过程很曲折。

颜隼将事情的经过一一道来,李洛才知道为何他们去了这么久。

去年十一月,他们终于来到塞外大青山的范围。可那里山林莽莽,溪谷纵横,方圆百余里,很难找到萧瑟瑟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