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华夏人为一等……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第2/3页)

她知道,虽然缅甸现在在元军手里,但缅甸的反抗一直没有停止。缅甸的几万元军,也就是通过不但剿杀反抗,勉强维持统治。

两人谈到这里,一个曾经的宋宫宦官进来禀告道:“启奏官家,文相公求见。”

李洛不悦道:“康西,寡人之前就说过,不要称呼官家,难道你还盼望赵官家回来么?嗯?”

康西吓得一下子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连说:“官……大王恕罪!老奴糊涂,老奴以为,大王才是官家,才是天子,大王恕罪!”

“好了好了。”李洛摆摆手,“快进文先生进来吧。”

康西如蒙大赦,赶紧连滚带爬的退出去。

崔秀宁嗤嗤笑道:“你可真损。宫里的几个太监头头,不是取名叫康西,就是取名钱农,吴三桂,我服了。他们还以为是大王赐名,高兴的不得了。咋没雍正呢?”

李洛呵呵一声,“雍正真心不错。就凭摊丁入亩,改土归流这几件大事,我不想糟践他。真是可惜啊,他不是汉人。”

此时文天祥已经被康西领着进入凌虚阁,还没有下拜,就被李洛止住了。

“文先生免礼罢,坐下说话便是。”

“谢大王。”文天祥身材高大,声音清朗,看上去很有威严,“大王,臣此来,是奏请大王对交州用兵的。”

李洛眼睛一亮,他刚和崔秀宁谈到对安南用兵,文天祥就来奏请,当真是君臣想到一块去了。

“寡人也有此意。文先生也认为应该对交州用兵,可有说道么?”

文天祥拱手道:“禀大王。交州如今是元廷的飞地,却和梁国大理宋国接壤,连成一片。倘若占了交州,可南北用兵,两边夹击。况且,越人苦元已久,此时出兵收复,事倍功半。也可练练水师,提振士气,毕竟,水师可是很少动了。”

“更别说,可拓土千里,收民数百万,大增国力。不过,此番征讨虽然容易,却毕竟是收国之战,臣认为,还是大王亲征为宜。”

他的意思很明白,有两层。

一是收取安南。二是李洛亲征。

他肯定知道李洛会收取安南,所以他真正想说的其实是第二层,请李洛亲征。

李洛听了,不由有点感慨。

文天祥,真是聪明过人。

这次征讨,肯定难度很低。可功劳却很大。让任何一个大将去打,几乎都算白送功劳。

安南精兵在李洛南征时就被歼灭,硬骨头死的差不多,就凭几万还没有蒙古兵的元军,根本挡不住如狼似虎,士气如虹的唐军。

这么轻易的灭国之功,应该君主自己打,不应该给臣子打。

这才是文天祥的意思。

李洛不由笑道:“文先生,你可知道,寡人本来是要请你挂帅出征的。”

文天祥其实已经猜到大王会让自己挂帅,所以他才来面君。

毕竟,唐国猛将不少,方面帅才也有几个。可适合统率十万大军,远征安南,经略新土的军政统帅,也就是三个人而已。

一个当然是大王自己,还有一个是太公颜铎,再一个,并不自夸的说,就是他文天祥了。

许淑桢也勉强能胜任,但毕竟是女子。江钧和杨序等人,目前还没这个能力。

太公颜铎年事已高,当然不合适。那么大王要是不亲征,就只有派自己挂帅了。

这样的功劳太大,难度又低,文天祥不想要。

“谢大王信重。可此战,大王不宜委与臣子。南征帅位,臣不敢受。”

李洛很明白文天祥的心思,“文先生过虑了。文先生志虑忠纯,难道还顾忌什么功高震主之言么?寡人之心,先生当知也。”

他是真的不想再去安南。

文天祥苦笑道:“大王之心光风霁月,是臣着相了,惭愧。如此,大王既不愿亲征,那臣愿受南征之命。”

既然大王不愿意亲征,也不在意收国大功,那他当然要为君分忧。

李洛点点头,他本来就打算派文天祥挂帅。

“好。那就起兵十万,以先生为主帅,杨序为副帅。杨序有帅才之姿,先生可多提点他。”李洛轻飘飘的就下了令。

文天祥的忠心和才能,都足以令人相信。

“诺。”文天祥领命,立刻又说到点子上,“臣若出征,还请大王借两个人。”

李洛一愣,他知道以文天祥才略,一定会提出要陈益稷,可想不到是要两个人。

还有一个是谁?

难道是阿耶?

“哦?文先生不会是要陈益稷和阿耶吧?难道文先生要搂草打兔子,连缅甸也一并收取?”李洛笑道。

“圣明无过大王。”文天祥也笑了,“元廷之前念念不忘攻占缅甸,难道我大唐不如元廷么?既然缅甸被元军占据,那干脆也收了。请大王增加两万兵马,再增派副帅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