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大唐《赐姓诏》……称臣纳贡?(第3/4页)

同时,在三郡招募新兵万人,再留下唐军万人镇守。投降的高丽军和汉军,也筛选之后编入唐军。

之后,李洛率领大军离开九州岛,浩浩荡荡开向本州岛。

本州岛的元军,顿时陷入恐慌之中。

……

就在李洛经略九州岛和四国岛之际,元廷使者阿达礼终于来到江陵。

虽然唐元是敌国关系,可元廷使者光明正大的来,礼部还是要正式接待的,这是千百年来的规矩。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话说阿达礼一路走来,越看越是心惊。他万万想不到,南方竟然变得如此安定,到处都是一片祥和,到处都是朝气勃勃,与之前大不一样。

伪唐,绝不可小视!

二月初一,元廷使者得到摄政皇后崔秀宁在朝会上接见。

“大元朝滴使者阿达礼,见过王后。”阿达礼旁若无人的在大殿上行个抚胸礼,大喇喇的对高高在座的崔秀宁说道。

他没有称呼皇后,也没有自称“外臣”,显得倨傲无礼之极。

他很有些惊讶,外界鼎鼎有名的妖后,竟然是个如此年轻美貌的女子。

唐廷大臣们人人怒目而视。

“大胆!见到皇后陛下安敢不跪!”兵部尚书都烈首先发难。

文天祥冷然道:“阿达礼,虽然夷狄不知礼,但你作为使臣,难道也如此无礼么?”

其他人也纷纷斥责,甚至要拿下阿达礼。

忽然,只有五岁的太子李征,指着阿达礼,用清脆稚嫩的童音说道:“大胆鞑子!见到母后不跪,不怕死么!”

阿达礼顿时也惊愕伪唐太子小小孩童,竟然也如此咄咄逼人。

崔秀宁冷冷看着阿达礼,声音冷清地说道:“阿达礼,你来此何干?”

她早就收到元廷派使者谈议和的事。

议和……好啊。那就议议。

阿达礼对满朝唐臣的斥责熟视无睹,他傲慢的挺胸抬头,仰视着大唐摄政皇后,语气生硬地说道:“唐国王后呵,阿达礼来这南方,是奉了我家大汗滴好意思,来和你每谈议和滴。这唐王不在,主意你可拿得不拿得?”

崔秀宁凤目一眯,“议和?主意我自然拿得,你倒说说看,你家可汗给的议和条件。”

武将们一听说议和,顿时有点急了。

阿达礼见到崔秀宁似乎对议和很感兴趣,立刻更加倨傲,“当然是称臣纳贡,才是议和的诚意呵,两国才好处个君臣,唐国王后,你道是也不是也?”

崔秀宁微微颔首,“哦?那倒也是。纳贡多少?”

阿达礼心中冷笑。哼,什么妖后,果然只是个空有皮囊的女子而已。

“每年,黄灿灿滴好金子十万两,白花花滴好银子一百万两,当年新打滴粮食一百万石,这个数目,可是大汗滴仁慈,大汗的好意思,你每要晓得才是呵。”

意思是,这么大纳贡数目,还是大汗仁慈。那要是不仁慈,该要多少?

崔秀宁笑了,点头道:“好。”

什么?

很多大臣都急了,只有文天祥等少数人面露微笑。

阿达礼更是露出笑容。

却听崔秀宁说道:“回去告诉你家大汗,本后同意了。你们每年向大唐纳贡足金十万两,足银百万两,粮食一百万石,就在扬州交割。嗯,既然你家大汗要向大唐称臣,那每年几个年节,包括大唐皇帝和本宫的寿辰,你们都要以臣子之礼上贺表……”

什么?她说什么?

谁向谁称臣?

阿达礼又不傻,哪里不知道自己被伪唐皇后耍了?

“轰——”的一声,满庭唐国朝臣轰然大笑,都用看傻子般的眼神看着元廷使者。

不少人都是心中惭愧。怎么能担心皇后答应称臣纳贡呢?傻啊。

阿达礼一张大饼脸变得铁青,他冷冷扫视了一眼指着自己轰然大笑的伪唐朝臣,又看看面带微笑的崔秀宁,干巴巴地说道:“你想好了?这就是你对大元的答复?”

崔秀宁冷笑:“本宫当然想好了。回去告诉你的主子,要是按约称臣纳贡倒也罢了。如若短缺一两金银,少了一石粮食,少上一次贺表,哼哼,就别怪大唐兴师北伐!大军一到,悔之晚矣!”

阿达礼气的差点笑出来。

“唐国王后,你很勇敢呵。”阿达礼竖起大拇指,“你知晓不知晓,如今呢,大元就是大蒙古国,大蒙古国就是大元呵,咱虎狼一般蝎虎的兵马,少说也有百把万也,光是骑兵的马鞭,就能堆成大大一座山包子,你晓得么?”

“还北伐和大元打战?你每见识过真正蒙古大军的厉害么?你每在南边灭的官军,那多是大元的偏师,你每还没领教过大元看家兵(主力)滴厉害!”

崔秀宁冷然道:“阿达礼,你的嘴巴很硬。等大唐王师打到大都,希望你和你的主子还这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