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御前军议,三路北伐!(第3/4页)

为何中军军最多?因为面临的元军更强,还需要保持攻势一路北推,不然无法牵制元军不支援关中。

“准!拨你四个火器旅。”李洛毫不犹豫的答应文天祥。

“陈淑桢,东路军交给你。登陆之后防守即可,有海军舰炮支援,朕只给你一万火器兵。”

陈淑桢领命道:“遵旨!”

李洛道:“这西路军,朕就亲自出征,以五万人从武关经商洛,蓝田入关中。以七万人从剑门入汉中,攻占大散关。江钧,武关这路偏师就交给你,拨你一个火器旅,一万骑兵。”

“遵旨!”江钧也领了军令。

文天祥皱眉道:“陛下御驾亲征,攻坚克难,却只率领七万人,是不是太少了?万一有个闪失,那我大唐危矣!”

汉中很难打,大散关也不好打,作为皇帝只率领七万人攻打元军重兵防守的战略要地,实在太冒险了。

其他人也对李洛的冒险表示担忧。

杨汉明道:“请陛下增兵三万,各州驻军宁愿少一些,也不能让陛下冒险。”

李洛笑道:“十五个州只有十几万兵马留守,已经很空虚了,不宜再抽调兵马,以防海宋来袭。江陵的防守也不能马虎。再说,朕在汉中有两步暗棋,能派上用场。梓童,你说给诸卿听听。”

崔秀宁也笑了,“汉中有五万元军,主帅的幕僚青山,是大唐的人。”

青山?众人有点疑惑,一个幕僚,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不过想来,也觉得不会这么简单。

崔秀宁继续道:“他能否起到作用,还未可知。不过,汉中秦岭还有一支抗拒剃发的反元义军,早就暗中归唐。首领绰号汉中之虎,名叫唐牧,他有一万多兵马,我们的人在他军中帮他训练士卒。”

众人明白了。汉中元军主帅的幕僚青山是唐人,秦岭中的义军唐牧也暗中归唐。这两人一结合……的确能搞很多事!

汉中为何险要?因为扼守了川陕之间的褒斜古道。要想通过褒斜古道,就必须攻下汉中。

听到这些,他们心里就有底了。

“夏粮已经打了,收成还不错。足够几十万大军打几个月仗了。这次,大唐要真正定都……长安!”李洛信心满怀地说道。

“贺我大唐旗开得胜!一战收取关中!”众人一起站起来说道。

第二日,一道道密令飞出江陵城,整个唐军都开始调动,粮草火药开始运转。

民心高涨的唐国,如同一架巨大的战争机器,慢慢开动起来。

……

八月十五,聚集在长江南岸的二十万大军,突然开始渡江。

这么大的动静,当然早就惊动了元军。元军大喜之下,立刻放弃北岸,让唐军从容渡江。

压根就没打算在北岸阻止唐军渡江!

目的很明显,先把以步兵为主的唐军放过来,好加以歼灭。

元军做梦都想南征,只可恨没有水师无法渡江。此时唐军主动大举北渡,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哪里会阻止?

与此同行,唐军水师搜集大量商船,运载着十万唐军北上。元军惊喜连连,一边火速报告大都,一边准备大打出手。

同日,李洛亲率七万大军进入剑门关,直驱汉中。而江钧作为西路军偏师,率领五万兵马从武关北上。

华夏3984年,洪武二年八月中秋,唐廷兵分三路,大举攻元。自古以南伐北者,出师未有今日之盛也!

这是唐国第一次战略性主动进攻蒙元。因为出兵日期是在八月十五,所以史称“中秋北伐”。

没有下诏出征,没有发布檄文,看上去完全就是突然袭击的架势。

突然袭击当然做不到。可唐廷如此低调的大规模出兵,的确给元廷突然袭击的感觉。

唐军二十万大军花好了几天时间才过江,陈淑桢的大军也到了齐鲁海域。此时,李洛的大军还在剑门之北蜀道上缓慢行军。

而大都的忽必烈,已经接到奏报。

“哈哈哈,好好好!”忽必烈大笑,“李洛这个狼崽子不错,终于忍不住主动出来了。伯颜,除了汉中要死守之外,江北和腹里都让他们来!最好让他们深入几百里地!”

伯颜笑道:“奴才恭喜大汗!大汗一直等着李洛主动来,他果然就来了。”

安童也很高兴:“这北方就像是草原,我大元铁骑奔驰起来就像是白毛风,李洛还以为能像南方那样?大元在南方才多少铁骑?这次,一定要灭了他几十万大军!”

忽必烈却笑容一敛,“李洛应该会亲自领军攻打汉中。汉中扼守了四百里褒斜古道,兵马也不少,的确易守难攻。但,还是要增援。关中,不能丢!”

伯颜心领神会,安童却问道:“大汗,为何不干脆把李洛也放进关中,乘机灭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