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扬州光复……《退位归唐诏》(第3/4页)

“撤!快撤!散开!散开!”阿达鲁台急的大叫,这才明白自己愤怒之下犯了一个大错。

不该这么冲下来攻击叛变的宋军。这根本就是给唐军火炮发威的机会。

怎么就忘了这茬?该死啊!

等到元军疏散开,调转马头往北后撤,唐军的火炮再次怒吼,又是数百元军人仰马翻,受惊的战马沿着江岸狂奔,嘶鸣不已。

元军损失了一两千骑兵,灰头土脸的撤到唐军火器射程之外,个个咬牙切齿,看着登岸的唐军恨恨不已。

为什么?

为什么每次和唐军打仗,都会被诡计算计?李洛难道就不能硬碰硬的打一仗吗?

阿达鲁台神色阴沉的看着江岸,知道已经事不可为了。

好几万如狼似虎的唐军,再加几万叛变的宋军,将近九万人,他这边才不到三万骑兵,又士气大挫,还怎么打?

本来好好的一盘棋,转眼间就打成这个局面。

“那颜,是防守扬州重镇,还是在此和唐军决战?”部将问道。

阿达鲁台毕竟不是庸才,他稍一思忖,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不能在和他们决战了,很难打得过。扬州……兵力空虚,我等不擅长守城,也守不住了。”

“如今可以肯定,李洛就在西南,那里一定会打一场大仗。我们应该赶过去驰援!与其在这里和一支偏师打,还不如参与围攻李洛!”

“传令!速速返回扬州城,带走所有弓箭马料,往西参战!拦截李洛的中军!”

一声令下,两万八千多骑兵一起策马狂奔,直往扬州城而去,竟然撇下了江岸的唐军和宋军。

半日后,元军骑兵来到扬州城下,却见到城池上空烟雾缭绕,似乎刚刚发生过火灾。

阿达鲁台心里咯噔一声,一个不祥的预感呼之欲出。

果然,还没等元军进城,一个赵宋官员就神色惶然的骑马冲出来,一见到阿达鲁台就浑身颤抖着滚下马鞍,跪倒在尘埃中。

“大帅,大事不好!城中军械库和马料场被一伙贼人用火油焚毁,化为灰烬了啊!”

什么!?

阿达鲁台惊怒之下,抬手就是一鞭子抽出,打的那赵宋官员惨叫一声,捂着暴裂的眼睛在地上哀嚎。

“废物!该死!”阿达鲁台恨意滔天,气的浑身发抖。

十万多张弓,近千万支羽箭,三十多万石马料啊,就这么完了?

这可是大元十大军需仓库之一的扬州仓!

没了扬州仓,他几万骑兵怎么补偿弓箭,怎么补充马料!

马料还容易解决,可是这弓箭,短期内怎么办!

“那颜,如今怎么办?勇士们每人只剩几十支箭了……”部将神色沉重地说道。

蒙古军队打仗,虽然每人携带羽箭高达七十支,可其实是战术储备,也就够两三场战役用的。

而一场大战下来,每人往往要耗费数以百计的羽箭。

古来用兵,像蒙古军队这样惊人的耗箭量的,几乎没有了。所以蒙古军队的奴隶,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造箭。加上蒙古军队往往打胜仗,有回收战场羽箭的机会,这才能满足需求。

可是现在,阿达鲁台军中携带的羽箭,不够打一场大战。

“还是去西边!南阳仓还有弓箭!”阿达鲁台苦笑,“但愿南阳仓还在!”

南阳同样是战略要地,也秘密存储了大量的弓箭,和扬州仓一样是战略储备仓库。

然而阿达鲁台不知道的是,今日不光是扬州仓,整个蒙元秘密建立的十三个战略仓库,有十个被成功焚毁!

这十三个战略仓库,存储了驻华夏元军九成的弓箭马料。元廷虽然严密看守,可如何能防得住早有准备的唐国特务分队?

只有三个战略仓库,因为种种原因焚毁失败。可这三个仓库,只有一个在河南,那就是洛阳仓!

至于南阳仓,也没了。

元军匆匆离开扬州,往西边而去。仅仅一日后,江钧就率领近五万唐军和近四万宋军,如入无人之境的赶到扬州城下。

八月十五中秋节,唐军光复扬州!

江北第一座重镇,被收入囊中。

与此同时,李洛的中军经过两日的激战,终于成功的在汉阳登岸。

至此,三路渡江唐军全部渡过长江,二十万大军进入淮南!

当天,秘密回到开封的赵显,颁下一道震惊“大宋”的《退位归唐诏》。

诏书中说,大宋一直受蒙元掌控,中原名为恢复,实际仍为蒙元所制。今日大唐王师光复中原,汉家儿郎应该踊跃响应,喜迎王师,驱除鞑虏!

诏书下令,所有府州县,所有大宋军马,旨到立刻易帜归唐,主动开城迎纳王师,转运粮草,协助王师抗元。

诏书最后正式宣布:大宋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