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每天,我会射死很多李洛!(第3/4页)

桑哥道:“大元真要离开河朔,也要留下一个残破稀烂的河朔给李洛,不能便宜他了。要不,就挑着杀。姓李,姓王,姓刘,姓张,姓完颜的这五姓汉人,除了少数,剩下的全部杀了。”

“好了!桑哥,这是你这个宰相该说的话么?”忽必烈不高兴了,“朕做了他们几十年天子,不能因为要走了,就杀了他们,他们没有罪过。杀掉这么多百姓,除了留下毫无用处的仇恨,除了证明大元黔驴技穷,除了让朕在中原留下千古骂名,还有丝毫好处么?”

“这些百姓留给李洛又如何?难道他增加几百万汉人百姓,还能就此灭掉大元么?为何,不给大元留下打回来的后路和余地呢?桑哥,你因为害怕而变得懦弱了,因为懦弱变得没有头脑的残忍了么?”

桑哥吓得立刻跪下来,“我的大汗啊,奴才糊涂了,奴才如同愤怒的牦牛那样,失去了理智。还请大汗治罪!”

“平了身子吧。”忽必烈不满的看了桑哥一样,“只有输得起,输得时候仍然保持冷静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大元败了几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打败了仗,就失去了理智,那就是自寻死路。”

“你们都要记住,朕早说过,蒙古人应该寻找水草丰美的牧场,野兽成群的猎场,听话的奴隶。而不是和一群同样吃肉的豺狼争夺一块鸡肋。”

“汉人有一句话,叫过犹不及,凡事要把握分寸。就是杀人,也是这个道理。会杀的人,能杀的敌人因为害怕而投降。不会杀的,会杀的敌人因为绝望而拼命。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光用刀子杀出江山来的。”

“大元还有万里江山,几千万子民,你们好自为之。朕百年之后,你们还要辅助太子,不要令朕失望。”

众人一起跪下:“喳!大汗的教诲,奴才永不敢忘!”

……

江陵,风姿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支……”只有四虚岁的李徆,正奶声奶气的背诵着唐诗。一只白狐,还蹲在她脚下。

“好好,襄阳背的很好。”崔秀宁拉过小姑娘,刮刮她的小鼻子,“襄阳想要什么赏赐啊?”

李徆偏着小脑袋,“我今晚想要和母后一起睡。”

崔秀宁笑道:“为何想和母后睡呢?你的嬷嬷不好么?”

李徆很萌的点点头,“嬷嬷好,但嬷嬷不是母后。”

崔秀宁有些心疼的揽过李徆,“那襄阳今晚就和母后睡,母后给你讲故事。”

李徆笑得眼睛犹如月牙,抱着崔秀宁半天不放手。那只白狐狸望着小主人,不知道小主人为何这么高兴。

崔秀宁四胎生了六个儿女,还有一个等同嫡女的养女李徆。可由于她平时工作比较忙,孩子又多,实际上很少有时间陪伴他们,就是陪伴,也多是教他们学习。

也很少陪孩子睡觉,讲故事就更少了。

李徆不是她和李洛的亲生孩子,可崔秀宁并没有偏心。李微这个长公主该有的,李徆也都有。

“……可是啊,这次那孩子就是喊狼来了,也没有人来救他了。他喊破嗓子,别人也不再相信他,都以为他说谎,结果……”

夜里,崔秀宁在床上抱着李徆,快讲完《狼来了》的时候,寝宫外面就传来女官颜婵儿的呼唤,“启禀娘娘,有益州军报。”

崔秀宁赶紧说道:“结果那孩子就被狼吃了。”就把李徆交给宫女,然后来到书房。

特务李织已经在等候了。

“老师。完颜尚书(都烈)在松潘甘旺河谷布置火器阵地,佯装败退吸引吐蕃军追击,大破吐蕃联军十万,擒获阿柴麻和脱司麻两大部首领。完颜尚书奏请乘胜攻入吐蕃,他的奏章应该还在路上。”

崔秀宁有点紧张的问:“我军伤亡如何?”

益州之战断断续续打了一段时间了,这次终于决战大胜。

李织回答:“战死五千余人,伤一万一千余。打杀吐蕃骑兵三万八千,受伤的难以计数,俘虏两万四千余,缴获吐蕃马六万多匹。只有三万多吐蕃诸部残兵逃回吐蕃。如今,吐蕃诸部的青壮大半丧失,正是乘胜拿下吐蕃的好时机。”

崔秀宁皱眉,“伤亡不小。益州西边百姓,有没有受到荼毒?”

李织笑道:“老师放心,吐蕃诸部联军一直没能突破松藩草原防线,白白打了大半个月,什么都没捞到。”

崔秀宁摇头,“忽必烈一次次利用他们,他们两次被大唐大败,流干了族中青壮的血。此时的吐蕃诸部,就像一个虚弱不堪的病人,一时半会儿跑不了。”

“暂时不用收拾他们,收复吐蕃,从松藩进兵是下策。玛巴朗结将军死前给陛下遗言,收复吐蕃的上策要从南部雅鲁藏布江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