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蒸汽机,真不行吗?(第3/3页)

说实话,她也有点羞涩。作为后世二十一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竟然不知道十九世纪提升炉温的具体方法。是不是很无能啊?

宋朝的冶炼技术已经领先世界,可炉温最高应该也就一千度出头。崔秀宁大概在这个基础上提升了一两百度,可仍然达不到烧制水泥和高透明玻璃的要求(1400度)。

炉温的提高,越到后面越难,哪怕提升一百度,也需要大的改良。

为了掩饰自己的羞耻,崔秀宁又道:“还造出了很棒的织布机,主要是黄道婆的功劳。嗯,还有好多中成药。军事上嘛,手雷也能造了,但毕竟是黑火药,威力有限,可靠性不好。”

“真道学宫,用铁锈还原出铁了。”

这事,李洛是知道的。之前真道学宫(科学院)的张三丰,还提起过。

可以说,这是真道学宫成立以来,最大的收获。

把氧化铁,还原成铁!

“这是不是你指导的?”李洛问道。

崔秀宁摇头,“我没有指导,两年前我只启发了一下,说既然铁能变成锈,那么锈怎么变成铁呢?”

李洛笑道:“就这么提醒了一下,他两年就摸索出这个化学反应,真是了不起。”

“张三丰的确是高智商的人。”崔秀宁也不得不佩服,“他还认为,一斤锈炼出的铁却不到一斤,说明有的锈除了含铁,还有其他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既然看不见,那可能变成一种气了。”

“他反复试验得出结论,铁锈和炭在锅炉中炼化,能复原成铁和一种气。这种气,会令人有些不适。”

“他来请教我,我才告诉他,这种气叫二氧化碳,是炭元素和氧元素生成的气。而铁会上锈,铜会长铜绿,也都是因为空气中有一种氧气。人就是靠氧气才能生存。”

“张三丰对我的话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说,原来元气就是氧气啊。我一听,嗯,元气这个名称不错,就把氧气改成元气。告诉他,铁锈,其实就是三元二铁,是三个元分子和两个铁原子组成……木炭燃烧,就变成二元化炭……”

“张三丰非常高兴,说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说这就是真道至理。”

李洛听得不住点头。

为何不早告诉张三丰这些?

因为需要他自己摸索一段时间,学习探索真道的方法,享受其中的乐趣。现在告诉他一些东西,当然是让他少走弯路。

李洛问:“现在,他了解到什么地步了?”

崔秀宁回答:“我没说太多,只说天地万物,是由很多种元素组成。有的东西只有一种元素,比如铁和金。有的东西却是很多种元素组成,和炼丹一个道理。不同的元素,是可以相互生成新东西的。只是组成的办法五花八门。我告诉他,研究物之性,就能发现更多的真道奥妙。”

李洛笑了,“张真人活的足够长,就看看他能找出多少种元素来。”

崔秀宁当然不会把化学元素表直接写出来给真道学宫。因为一来很多元素根本无法证明存在,二来的话,如果这么干,那怎么培养华夏的科学探索精神?

真道学宫,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索,一步步切实证明各种元素的存在。华夏需要的,是发现真理探索真理的文化因子,以及科学的方法论。

没有这些,就算崔秀宁把所有的现代知识一股脑灌输,又有何用?没有形成探索真理的文化传统,迟早还是会落后,只能领先于一时。

相反,猛然灌输的知识不但是无根之木,还会扩散出去,可能为外国做嫁衣,让他们后来居上。

两个穿越者的苦心,又有几人能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