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十国来朝,飘了(第3/4页)

吴镇楼道:“微臣遵旨!陛下放心就是,大唐是天朝上国,好不容易……这次万国来朝,乃是大唐之大吉啊,礼部当然不会怠慢。”

不但皇帝高兴,就是满朝文武大臣,此时也个个精神焕发。

当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万国来朝啊。

当然,万国来朝实在是太过于夸张,不过十个也不算寒酸了吧?

说好了的天朝上国,君是上国君,臣是上国臣,听起来好大的气派,可是要没有一群小国朝贡捧场,那就太无趣了。

现在好了,一来就是十国使团!

爽气啊。

吴镇楼奉着一叠文书继续说道:“陛下,这是天竺雅达瓦国、索兰基国、卡卡提亚国、朱罗国、易萨拉国、西遮其国六国的国书,已经被翻译过来,请陛下过目。”

中官常侍康西下阶,取过国书,恭恭敬敬的递给李洛。

李洛分出三份给侧面的崔秀宁,自己也拿出一份看起来。

国书没有什么实质内容,无非是一些外交辞令,说什么下国久慕中华,愿意称臣纳贡,永保和平云云。

就连纳贡的东西,也都一样,显然是商量好的。

耕牛一万头,黄金一千斤,象牙三百斤,少女百人。

并约定,三年一朝贡。

李洛看了几眼,又拿过崔秀宁手中的三份看了,就有些不高兴了。

发动耕牛战争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牛。可是每三年每国才一万头,打发叫花子么?

三年才六万头牛,够什么的?

天竺六国起码有一千多万头牛,就拿这点牛来搪塞天朝上国?

这还不算。六国也没有明确说要尊大唐为宗主国。国书中的话虽然说得恭敬,却似乎仅仅是送礼买平安。

与其说是称臣,还不如说是单纯的纳贡。

还有,为何只来了六国?锡兰国(斯里兰卡)为何不来?难道以为是岛国,大唐就奈何不得么?当大唐水师是假的?嗯?

不是还有一个曼索拉国(巴铁信德地区)么?为何不来?

礼部尚书眼看皇帝脸色寡淡下来,立刻说道:“陛下,这六国使臣,都有全权,完全可以代表其国主尊大唐为宗主之国。至于这朝贡时期和纳贡数量,都是可再谈的。”

唐主嗯了一声,“那就要看他们识相不识相了。这朝贺之时,必须每年都要来。哼,天竺到长安洛阳,说起来也不过两三个月路程,来回最多半年,为何要三年才一朝?”

“还有,每年的耕牛,大国五万头,小国三万头,八成要母牛。连续纳贡十年。十年之后,就不用再纳贡耕牛。”

李洛的数目,简直翻了十倍。

可他不信天竺六国敢拒绝。不给,那就继续打。他相信,六国也给得起。

礼部尚书笑道:“陛下这话,还真是对他们厚道。这些牛,他们必然给得起。如此一来,我大唐每年输入耕牛二十余万,就能大大缓解耕牛之急。不出七八年,大唐就再也不缺牛了。”

李洛问:“那天竺之南的海上,还有锡兰国,理国西南,还有个蔓索拉国。这两国为何不来?”

吴镇楼道:“启奏陛下,锡兰国在海上,并不参与天竺陆地事物,许是认为事不关己,存了侥幸之心。但要说他们不知道大唐,那就绝无可能了。大唐在天竺和南洋打了几次仗,他们该是知道的。”

都烈插话道:“既然这锡兰国敢存了侥幸之心,那就干脆灭了。陛下,臣看皇后陛下画的图,这锡兰国的位置可紧要的很。刚好挡在去大食海(阿拉伯海)的海路上。”

太尉郑和也站起来出列:“大司马所言不差。陛下,臣也认为,该对锡兰国用兵。大唐水师立功少,是要动动了。既然锡兰胆敢不来朝贡,就出兵讨伐,杀鸡儆猴。”

礼部尚书叹息摇头,苦笑道:

“我就知道,这话一提,你们武将就要用兵。这海上陆上到处用兵,难道不是穷兵黩武么?锡兰国不来,派人去训斥一番,如仍然不来,再出兵不迟啊。怎么能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就出兵讨伐?”

李洛手一抬,“吴卿,兵部和军师府所言有理。不说锡兰是否恭顺,但说其位置,已经扼守南海到大食海的海路,必须要握在大唐手里。锡兰只是个弹丸小国,可位置紧要,必要图之。”

吴镇楼只好低头道:“陛下圣明,是臣短视了。还有那蔓索拉国,不知为何不来朝贡。等臣搞明白缘由,再回禀陛下。”

李洛道:“三日后,让十国使臣上殿觐见。嗯,卫王就不必了,让他单独入宫见朕。”

“还有,朕的要求,你告诉六国使臣。要是他们敢不答应,就不要觐见了,战场再见分晓便是。许不许在尔等,战不战在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