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赐婚(第3/4页)

陛下要修《洪武大典》!

听陛下刚才所说,那可是浩如烟海,无所不包的千古典藏啊。

姚隧很高兴的排着笏板说道:

“高祖修《艺文类聚》,宋太宗修《太平御览》,宋真宗修《册府元龟》,皆当世之盛事,功在千秋啊。而今日陛下要修《洪武大典》,自然更胜前朝,空前绝后。臣听陛下之语,《洪武大典》洋洋大观,浩如烟海,诚令臣等为之神驰也。”

王恂出列道:“自古类书,如《洪武大典》囊括之广者,概无一也。陛下开震古烁今之文治大业,实在是千古无二的圣君!”

张养浩激动地说道:“《洪武大典》出,大唐盛世到!”

马致远道:“仓颉造字微之极矣,陛下类书大之极矣!”

群臣纷纷出列,为皇帝点赞。不知道的还以为《洪武大典》已经修成了,正在开庆功宴一般。却不知八字没一撇。

钱选更是说道:“陛下修史书,更修《洪武大典》,不但开启大唐文治,还能借此聚集天下贤才,为朝廷所用,共创大唐盛世啊。”

李洛摸着微微翘起的精致小胡须,光风霁月般笑道:“还需诸卿辅佐,共襄盛举,朕才能成就这千秋伟业。若非良臣辅弼,又何来千古圣君?”

“所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客,鼓瑟吹笙。朕以道治天下,当不使沧海遗珠,野没余贤。这便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了。”

群臣纷纷称颂皇帝文治武功,求才若渴。而皇帝也恬然自若的抚须微笑。

这一幕看的崔秀宁不由有些替大唐君臣们感到脸上发烧。

呵呵,你们君臣们的脸皮,是不是有点厚了啊。

史书也好,《洪武大典》也罢,不还是没开始修么?几个菜啊。

皇后觉得,不但皇帝有点飘了,就是大臣们也有点飘了。

李洛一高兴,就下旨给内政府,赏赐满朝文武雪糖(白糖)各两斤,要过年了,让他们拿回家给家人泡糖水喝。

说起来,虽然大唐专营司种植甘蔗好些年了,可因为此时的甘蔗亩产低,甜度也低,加工难度大,所以雪糖仍然还算奢侈品,一两雪糖,就价值一块银元。

专营司每年经营雪糖,就收入数百万银元。

退朝之后,李洛和崔秀宁回到后宫,又商谈起一件小事。

“最早一批宫女,过年就满二十五了,是不是要放出宫嫁人了?”崔秀宁问。

李洛道:“这个你决定就好。明年满二十五的宫女有多少人?”

崔秀宁伸出三个指头,“将近三百,几乎都是进临安时选的那一批。”

李洛点头,“不能亏待她们。能进宫当宫女的,长相气质都不差,这些年又学了不少文化,礼仪和技能,绝对算是香饽饽了,就是岁数大了些。”

“嗯。就来一次赐婚相亲大会。让今年的在京新科进士,和禁军中还未娶妻的军官,和她们相亲。”

“她们只能做正妻,想娶妾的就别想了。大唐皇宫的宫女,也是金贵的。”

崔秀宁点头:“和我想的差不多,那就这么办吧。嫁妆我都替她们准备好了,每人两百银圆,十匹锦缎,十亩田,一套首饰,两套衣物,一套书籍,两斤白糖。”

这样的嫁妆,说实话比得上一般官宦富家小姐的嫁妆等级了。而且因为是宫中的东西,也更加体面。

李洛道:“再给一个亭君的封号吧,她们服务这么多年,又代表了皇宫的体面,身份上不能太寒酸了。”

崔秀宁有些惊讶李洛的大方。

亭君啊,那可是七品贵女。虽然俸禄远没有七品官员多,可却是实打实的七品头衔。

按照《大唐爵典》,贵女分为公主、郡主、郡君、县主、县君、乡主、乡君、亭主、亭君,共九等。亭君虽然是最低等的七品,却也是贵女。

贵女爵位,一般只有皇室宗室女子,以及五等贵族的嫡女才有可能获得,贵族嫡女还不是一定会有,也不是都有。

崔秀宁道:“宫中三千宫女,以后都要这样么?每年都要出宫几百人的。到了长安,宫女更多,怎么也要四五千人,那么以后每年出宫的就更多了。”

李洛摇头:“只要在宫中表现不差,年满出宫嫁人就都有这个待遇。这一方面是施恩给她们,一方面也是笼络他们的丈夫,增加皇室的铁杆支持者,毕竟娶到贵女也是荣耀。”

“再说,亭君的俸禄每年只有一百银元。哪怕全国积累了一万个亭君,每年也才一百万元俸禄支出。可我们所得到的,要多得多。”

崔秀宁想想也对。这其实就像后世的服役年满转业包分配了。

宫女们在宫中服役多年,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皇宫,甚至在宫中长大成人,对皇家肯定是有感情的。被赐予贵女身份出宫,也能让她们感到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