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太子殿下,折煞微臣了!(第2/3页)

“……将士每人赏赐一千银圆……烈士家属赏赐两千银圆……六月初八,大明宫赐宴,为归来将士接风洗尘!”

“烈士灵位皆入忠武神宫祭祀,永受香火!”

大臣们听到普通将士都会赏赐一千银圆,不禁有些惊愕。这个赏赐,是一般将士几十年的军饷,皇后陛下真是大方啊。

这一下子赏赐加抚恤了上百万银圆,抵得上所有勋贵一年的俸禄了。

很多大臣不知道的是,崔秀宁之所以拿出上百万的巨额赏赐和抚恤,那是因为,远航舰队带回来大量的金银。

据安插在舰队中的特务密报,舰队带回的白银有七百多万两,黄金四十多万两。价值折合大唐银圆一千多万!

这么多金银的收获,完全能拿出一百万银圆赏赐他们。

迎接仪式之后,沐浴更衣后的何赟和张熙,就在传召下入宫觐见皇后。

“哎呀,这长安皇宫,真是太气派了,简直是天宫啊,这才是我大唐天朝的皇宫。”何赟一边走路,一边目不暇接的看着巍峨壮美,大气磅礴的殿宇。

张熙也道:“可不是么?我们远航前,长安城还没有修好,朝廷当时还在江陵。想不到我们回来,京都长安变得这么气派。”

何赟很是感慨,“何止是长安和紫禁城,鞑子也被陛下赶走了,大唐开疆万里,更加强大了。”

给他们带路的侍卫笑道:“你们估计还不知道吧,你们的老长官郑太尉,已经率领舰队打到西洋一个叫波斯湾的地方。听陛下和娘娘说,陆军的仗打完,以后就看水师的了。”

“在下还听说,水师可能要改名了。据说要改成江河警备水师和海军。你们在大海上的水师,可能要变成海军了。”

“真的?”何赟和张熙都有些激动。这长期以来,水师都是陆师的附庸啊。难道朝廷接下来真要大用水师?水师还要分为江河水师和海军?

侍卫道:“多半是真的了,总不会空穴来风。皇后陛下召见你们,这么好的机会,何不在圣驾前问问?”

几人连接穿过好几道戒备森严的宫门,才经过含元殿和宣政殿,来到三大殿之一的紫宸殿。

崔秀宁就在专门召见臣子问对的大明宫紫宸殿,召见两人。

“微臣何赟(张熙)拜见摄政皇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拜见太子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两人恭恭敬敬的对着摄政和监国太子下拜。

“平身吧。赐座。”皇后珠落玉盘般的声音响起,温和而又清脆,听着让人如沐春风,“婵儿,天气热了,送几盏冰镇酸梅汤和冰镇瓜果来。”

女卫和女官立刻搬来坐席,奉上冰镇酸梅汤还有时鲜瓜果。

这就是崔秀宁和李洛不同的地方。李洛召见臣子时很少招待他们,就是有事说事。而皇后召见外臣,一定先招待他们。

大臣们都知道皇后体恤臣下,温和可亲。只有少数大臣才清楚,皇后陛下其实是个锋锐之极的人。

“你们都是老人了,不要拘束,随心用就好。”崔秀宁微笑道,自己也端起一盏冰镇酸梅汤,优雅至极的浅啜一口。

小太子也做出一个优雅的“请”的手势,默默的用银汤匙轻轻搅着玉碗中的酸梅和冰块,清稚的眼眸不着痕迹的在两人脸上扫过。

他越来越喜欢像母亲那样,在看似漫不经心间,观察别人的眼神,姿态,表情,动作。还喜欢听别人说话的声音,语气,节奏。

“谢皇后陛下!”两人顿首谢恩,就不再拘束的端起冰镇酸梅汤消消暑气。

他们是武将,又是海东时期的老人。既然皇后陛下有令,他们当然不会矫情。

等到两人用完了冰镇酸梅汤,小太子李征就亲手递过来两片西瓜。

“哎呀,太子殿下,这可使不得,折煞微臣了!”两人受宠若惊的急忙接过西瓜,叉手对李征再次行礼,心中很是温暖。

太子殿下虽然年幼,可竟然如此体恤臣下,纡尊降贵,不愧是陛下和娘娘的嫡长子。

崔秀宁笑道:“这次远航,你们辛苦了。你们不但找回来三种树苗,还带回来那么多金银,你们是大唐的功臣。”

两人离席下拜,何赟道:“皇后陛下言重了,臣等如何当的起?要说远航虽然辛苦艰险,可这航海图本是皇后陛下亲绘,东西也是皇后陛下讲明白的,臣等只是按部就班做事而已。”

张熙道:“臣等说起来并无大功。毕竟这南殷洲,最早是郑太尉带队找到的。我等不过循着郑太尉的足迹第二次去罢了。”

崔秀宁微笑摇头:“就是第一次,你们不也去了?你们可是两次去南殷洲,差点就回不来了。本宫和陛下都是心中有数的。”

“再说正事。那三种树苗,真是本宫要找的东西?”